□青岛 宋立嘉
1965年,13岁的我在崂山阎家山小学 (现郑州路小学)上五年级。当时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全国上下支持越南人民。我和同学王挺光利用业余时间,每天步行到4公里外的李村师范学习活报剧 《两个美国佬》(注:活报剧是以应时性、时事性为特征的戏剧类型。这类剧目能及时反映时事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就像“活的报纸”)。
儿童节这天,全校四年级以上的孩子排队走到李村一个大礼堂欢度节日,演出的都是自编的节目。我和王挺光表演的节目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个小本子,我们高兴极了。后来我们又利用业余时间跑到更远的村子演出,深受村民的喜爱,直到现在还有人记得我的外号“西瓜皮”。
当时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清早,太阳还没露头,我就起来了,赶到学校和同学们排好队,到崂山礼堂去欢度 “六一”国际儿童节。
在崂山礼堂,大家演节目,共演了将近五十个。这些节目,有的反映阶级斗争,有的是支援越南、美国黑人等国的正义斗争,还有的是讽刺美帝国主义的,还有乐奏、独唱、合唱、小话剧……
我和王挺光的小话剧也演得不错,我还得到“六一汇演”优秀演员的本子。最后大家一起看了电影《半夜鸡叫》、《英雄小八路》。我要接过革命大旗,沿着先烈的脚印前进,把红旗插上共产主义。
现在回头看,尽管日记写得很幼稚,有的语句也不通畅,却给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
新闻推荐
志趣相投 退而不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