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翁不堪重负杀妻
5月17日,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上,年近66岁的丈夫李明(化名)坦承,他照顾了精神病妻40年,于今年1月8日杀死了妻子。李明说杀她是为了让她解脱,同时也卸下压了自己40年的重担。
李明在法庭上称,和妻子结婚将近40年,结婚前妻子就有精神病。当初,他们李家人都不同意这桩婚事,但他们感情很好,不顾一切压力走在一起。李明称,从结婚以来,妻子先后发了10多次病,平时都要吃药控制病情。尤其是去年9月,妻子因患胆结石送到医院手术,医生发现她还有胆囊肿瘤。出院后,妻子开始拒服精神病药,结果精神病复发。最后送到医院住了3个多月院,效果却不理想。
“这次回家后妻子就没怎么好过。 ”李明称,1月7日晚上,妻子折腾了一整晚都不消停,还把一件黑色大衣拿出来用剪刀剪碎,不肯吃药。 8日一早又把照片翻出来要烧毁。当他制止时,妻子却跟他对着干。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联想到这40年来妻子的病痛折磨,以及他自己受到的折磨,他于是就想把她杀死。
当检察官问他“为何采取多种方式置受害者于死地”,李明称,如果她不死,这个家就不好维持下去。
死者另一位亲戚证词称,李明和妻子感情很好,相濡以沫,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死者生前要洗澡,李都要把衣服找出来,放在卫生间的小凳上。平时的药也是先按量分好,然后才给妻子服用。当他们听说李杀了她,都没人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李明对她这么好,怎么可能”。罗彬 和冰
检方:生命高于一切
重庆市第五检察分院公诉人唐慧称:李明并不是不讲道德、不尽义务的坏丈夫,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魔。从情的角度,李明40年如一日照顾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很不容易,似乎应当法外容情。然而,人的生命权利受宪法保护,是最基本的人权,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哪怕这个人已经病入膏肓。
有专家指出,本案中李明能够予以从轻处罚的只有自首情节。如果李的行为获得轻判,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以此为例,罔顾法律,放弃病患伴侣的生命,酿成更多的家庭悲剧。
亲友:让他安度余生
李明的辩护律师对公诉人指控的罪名表示无异议,但希望法庭能从情感的层面考虑,对李明予以轻判,同时列举了一些事实。辩称李妻患精神病40年来,李一直悉心照料,不离不弃。妻子病发时打他骂他从不还手,依然和妻子的感情很好。案发前妻子拒绝吃药,行为失常,李身心俱疲,一时失去理智,才将妻子杀死。案发后他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且李系老年人犯罪,其再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所以,希望法庭根据最高法院宽严相济政策,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建议对其判刑10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律师还提交了众多亲友联名的谅解书。这些亲友在谅解书上请求法律能够对李明予以轻判,使他能够度过一个相对安静的晚年。
八旬翁照顾病妻41载
爱与责任是疲惫的“出口”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自从结婚那一刻起,两个人便许下了相伴一辈子的承诺。世事总是让人难以预料,特殊年代的一场政治事件,让徐孝义的妻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于是,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毅然承担起了照顾妻儿的重担,在照顾病妻30年后,一场意外导致徐孝义双腿高位截瘫。命运将他们的生活几乎逼近绝地,已近古稀之年的徐孝义不得不再背上重重的“壳”,与病妻相互搀扶着继续走下去。
家住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的徐孝义,今年已经80岁了。 1969年,他的妻子李秀梅得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时经常无端摔东西和乱跑。妻子患病,两个儿子仍在读书,徐孝义只能独自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为了不耽误工作,白天徐孝义上班前,将妻子托付给街道办事处照看。晚上下班后,他回到家后还要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拉扯两个儿子。
30年过去了,他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休息日,平日除了给妻子喂饭、洗澡、洗衣和张罗家里的一切外,他还要默默忍受妻子不定时发病。 “她只要看到某些情景勾起了回忆,就会发病,摔东西、满街乱跑、大声吆喝。曾经把她送过精神病院,但是由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只好接回家慢慢调养。”徐孝义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多难多苦,他都咬着牙挺过来了。
1999年,徐孝义在工作中不慎发生意外,醒来后他便再也不能下床走路。徐孝义瘫痪后,他不能像之前那样悉心照料妻子。庆幸的是,在徐孝义的细心照料下,李秀梅的病情已经逐渐好转。现在年过八旬的他还可以在李秀梅“正常”时,“指使”妻子去干点家务活。
回首几十年照料老伴的长路,徐孝义跟记者分享道:作为丈夫的责任和对妻子的爱是支撑他的最大动力,所以不管日子多么难熬,徐孝义都能保持一颗宽容妻子的心和对未来的信念。其次,偶尔也要适当地“示弱”。在他一个人无力照顾妻子时,徐孝义还是会向社区、家人、朋友寻求帮助,众人一块儿帮他分担。徐孝义说,当他觉得快撑不下去时,会找朋友倾诉排解压力,或者多想想妻子的好。记者 彭婷 实习生 罗永田
照顾病老伴,满腔的爱也要量力而行
“照料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伴,照顾的一方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量力而行。否则,不但不能帮助病人达到康复的效果,反而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针对照顾病老伴,容易衍生的诸多心理问题,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苏永生如是说。
苏永生说,照顾病老伴,同时也是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过程。长此以往,照顾一方的情绪特别容易受感染,并且极易产生焦虑、伤感、缺乏耐心等情绪。这样反而不利于双方身体的健康。坏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突破了承受极限后,有可能做出极端行为。
如何调适在照顾病老伴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苏医生建议,“老人在照顾老伴时,初衷都是出于满心的关怀和爱,但是前提务必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况。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分担照顾病老伴的重担。可以试着结合医院照顾、家人照顾、社会照顾等方式,多方分担。照顾的一方在平时,也应多运动,经常与朋友交流,注意自我调节。”苏医生呼吁,照顾病老伴,需全社会关注,让老年人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另外,国家应该尽快健全社会照料和护理机制,让老伴儿对老伴儿的照料更有保障。记者 彭婷 实习生 罗永田
新闻推荐
原青岛大学医学院二附院(青岛市中心医院)皮肤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李沧皮肤病医院院长,从事临床皮肤病、性病诊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我院由张文君院长带领的由实力雄厚...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