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30日,老年生活报“周周乐”大课堂在本报读者接待室如期举行。前一次的“中国结”一课让老人收获颇多,意犹未尽。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次“周周乐”专门请来了青岛市民俗学会民间艺人江丽娜为大家再次教授“中国结”的编织。江丽娜为读者讲解了“中国结”的历史渊源以及分类,并手把手为大家演示编织过程,使读者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天教大家最基本的‘盘长结\’,‘盘长\’俗称‘八吉\’,象征连绵长久不断,达到心物合一的意思,祝各位老人健康长寿。 ”江丽娜边说边拿出线绳给大家演示,只见她把线绳用大头针固定在海绵垫上,通过缠、绕、穿、编等步骤结合自己总结的“十六字口诀”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并不时与读者互动。
“挑一压一,挑一压三……有了这个口诀编织就方便多了,今天对‘盘长结\’的线绳走法大概有了了解,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肯定没问题。 ”75岁的王瑞英说,通过学习“中国结”不仅锻炼了脑和手,还在这里和同龄伙伴说说笑笑,解开了许多心结。 (记者 张磊)
新闻推荐
今年62岁的张先生,长期被“痔疮”所困扰,“我经常会出现便血的情况,有的时候又胀又痒,痔疮会不会变成直肠癌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青岛海慈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李相阳解答: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