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修斌 记者 苏成华)巨野利用洙水河航道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科学规划集聚现代工业群落,积极探索高效节能的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内河港城”。
洙水河航道是巨野县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巨野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于2001年着手报批的内河航道建设项目。航道长51.849公里,底宽30米,水深3.5米,单线三级航道和设计年吞吐500万吨,建设两个1000吨级煤炭专用泊位和一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的巨野港。该项目于2007年12月开工,目前航道疏浚已竣工,跨航道桥梁和巨野码头工程正紧锣密鼓,计划2010年底具备通航条件,一条连接京杭运河的“黄金水道”显现雏形。
据巨野港岸边的金奥玻璃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他来巨野考察时,看到正在紧张建设的洙水河航道和巨野港口,当场拍板决定在这里投产建设年产优质浮法玻璃30万吨、单晶硅切片40万平方米的金奥玻璃项目。而就是这一决定,将让他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通航后他将继续扩大生产线。
为了使水运优势发挥最大化,巨野县规划建设了5.86平方公里的玻璃产业园、3.6平方公里的仓储物流区和3.4平方公里的商贸生活区,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5.3公里的高标准疏港北路和5.6公里的玻璃产业园路网。此外,连接玻璃产业园的南环路东延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建成通车后,对于玻璃园区内产品外运将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水运浪潮”给巨野的项目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金奥玻璃一样,投资60亿元的铁雄新沙焦化项目,看准的就是洙水河航道优势。紧跟其后的是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7.6亿元建设的8条日产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和投资5亿元建设的玻璃深加工,以及山东大宗集团投资建设的巨源恒硕玻璃,青岛金美玉玻璃、广东银柏玻璃等玻璃生产与深加工企业纷纷落户洙水河航道巨野港码头南岸的玻璃产业园。三到五年内,这里将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玻璃之都、内河港城。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