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啦,到青岛啦!”昨日15时50分左右,在青岛火车站站台上,一群戴着“吉林青年”字样红帽的青年从哈尔滨至青岛的列车上走出来,而在站台上迎接他们的是同样兴奋的用人单位负责人。据介绍,昨天从吉林省来到青岛的首批青年工人共有23人,他们是来打前站的,之后还有千余人到来,只有把他们接待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吉林省工人来到青岛的企业,才不会担心“用工荒”。
【新闻现场】
吉林青工来到岛城
昨日下午,在青岛火车站出现的这批吉林省青年工人,是吉林共青团、山东共青团统一协调启动山海相连“工岗快递”专项行动的首批来青工人。昨日共有23名来自吉林农村地区的青年工人来到青岛,将分别去海信集团和中能集团工作。
2010年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发展,企业用工短缺情况越来越突出,10月份,在得知吉林部分地区发生水灾,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信息后,共青团青岛市委在山东、吉林两省共青团组织的统一协调下,组织青岛市部分大企业赶赴吉林开展招聘工作。凭借青岛市企业提供的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薪酬待遇,千余名吉林农村青年与青岛市各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协议,第一批23名青年工人在签订协议一周后就赶赴青岛市工作,其余的将在春节后抵达青岛市。
看到青工老总欢喜
在昨日来到青岛的首批吉林青年工人中,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录用了14人,中能集团录用了9人。
“今天来到的工人,将到中能集团的线缆生产基地工作,根据计件绩效的平均工资,一般每月在1800元以上。我们提供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保险,提供住宿。”中能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阎晓明告诉记者,虽然第一批只来了9个人,可在他看来,他们是后续300多人的“工人代表”,在企业工作的情况和待遇,“工人代表”将把信息传递给准备后续来青的老乡们,如果“代表”不满意,春节前后,300多名工人能否如期来青,将有难度。“我们要让工人得到应有待遇,让他们看到希望,能留住人,才不怕‘用工荒\’。”
来青打工最重待遇
“我以前没来过青岛,这是我长这么大出得最远的一次门。”在昨日来青的吉林青年工人中,18岁的刘邵男今年刚刚中专毕业,当走出青岛火车站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他感到新奇。“以前老家也有到青岛来打工的,说起青岛来,他们都说很漂亮,所以青岛的企业到我们那里招聘,我就报了名。来青岛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希望企业能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我想好好工作,争取在青岛能学到一技之长,能长久在这里发展。”
今年22岁的女孩王欢,来自吉林市龙潭区,也是第一次来青岛。对于今后的工作,她希望企业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工资待遇,“工作累一些能接受,但工资不能太少,最好在1500元以上。”
42岁的许景祥是队伍中的 “老大哥”。谈到工作,许景祥说最看重的是工资待遇和企业信誉,他曾多年在外打工,“工资低”、“有时拿不到工钱”成了他打工经历中最郁闷的记忆。“我去年在大连干保安,一月1000多元,最后辞工时,老板还没有如数给工资。来青岛工作,我希望企业每月的工资能在1800元左右,同时企业还必须说话算数,所有待遇应该落实了,不能忽悠人。”
新闻推荐
进入12月以来岛城气温骤降,大雪节气之后气温更是降到零下。为答谢岛城市民近一年以来的支持,12月份,优菲家居举行送温暖月活动,为您送去一屋温暖。为探知本次活动的具体力度,笔者亲自来到位于辽阳东路...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