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文娱专讯 “万里海景&兰博基尼青岛”2011青岛音乐盛典意大利经典歌剧《图兰朵》即将登陆青岛,虽然歌剧的出演形式是源自西方的表现手法,但是《图兰朵》剧中呈现出的东方味却能够让中国的观众无障碍地欣赏到这一经典之作的美妙之处。
故事源自东方公主的传说
歌剧《图兰朵》虽然是普契尼的作品,但是原型却是来自于东方公主的传说。据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介绍说,《图兰朵》的故事最初出现在《一千零一夜》里,是中国传过去的传奇故事,席勒当年还曾以此为原型,写过话剧剧本,普契尼于1924年完成《图兰朵》的歌剧剧本时,明确无误地将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到了紫禁城,“虽然几经演绎,图兰朵传说的出处已经难以考证,但是中国式的精髓依然存在”,俞峰介绍说,歌剧结尾采取了极为中国化的大团圆结局,这反倒与普契尼“爱能冲破一切仇恨”的处理方式不谋而合。或许正是因为从中找到了契合点,歌剧《图兰朵》所到之处均引发了无数华夏儿女的东方认同感,俞峰向记者透露,《图兰朵》赴台湾巡演时,当地的主办单位就以“两岸共拥有图兰朵公主”为宣传噱头,不管票房还是美誉度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音乐中国民歌融入其中
就演出方式而言,中国观众更可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俞峰介绍说,歌剧《图兰朵》中用到了20多首中国民歌,比如说一开场就是人人耳熟能详的《茉莉花》,踏着这等柔美的旋律走出来的是一位美艳绝伦,却又是让人不可亵玩的东方公主,诸如此类的东方元素在整场演出中随处可见,这与普契尼写作时有意突出东方元素不无关系。俞峰透露说,普契尼在完成这一剧本的过程中,曾拜托一位出任中国大使的朋友“弄点中国民歌”,结果这位朋友将当时中国的“流行曲”全部“打包”反馈给他,甚至还包括当时袁世凯政府的“国歌”,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图兰朵》中有那么多中国歌曲;而西方交响乐则在气势上更具优势,比如说众多臣民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就用西方的交响乐团做和声配器,出来的声音非常有气势。
形式中国观众并不陌生
《图兰朵》这一歌剧经典,用意大利原文演唱是否太过晦涩难懂呢?这恐怕是许多中国观众的疑问,但是俞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虽说该剧存在语言上的障碍,但是不会对观众欣赏该剧造成任何不适”,俞峰说,看戏入境的首要一点就是熟悉的场景,这在《图兰朵》中太多了,招驸马、抛绣球、猜灯谜都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提亲方式;而定位于元末明初的故事背景,在服饰、头冠以及礼仪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诠释,相信这都是会让中国观众感觉亲切的地方。此外,具体到歌剧这种形式本身,在中国也不陌生,《草原之歌》《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曾经风靡一时,但凡上点年纪的人都能哼唱两句里面的唱段,“其实,歌剧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曾听到不少人把歌剧的唱段作为手机灵神,像是《饮酒歌》《今夜无人入眠》等,而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更是婚礼仪式上的必选曲,只不过大家并不知道这也是源自歌剧而已。” (记者 周洁)
新闻推荐
昨晚10时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杭州路立交桥下刮起的北风凉得刺骨,身边的水泥台阶冷得像冰,不远的河边仿佛传来水结冰的嘎嘎声,只有远处橘色的路灯光带着一点温暖的气息。马路边、公园内、台阶下、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