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灵山索戈庄插队的30名知青只是青岛知青队伍中很小一部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特殊年代,根据青岛市档案馆录入的知青信息数据库记载,青岛知青有12万多人。记者在翻阅《青岛通鉴》时发现,自1958年市委市政府就发出了《动员城市中、小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工作意见》,但是还未成规模。到1964年,按照中央压缩城市人口、上山下乡支援农业等政策,青岛市开始动员知青和闲散劳动力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设。
记者翻阅了档案馆相关资料获知,知青绝大多数被安排在山东省内,平度、寿光、昌邑、诸城、五莲、海阳、招远、乳山、莱西、莱阳、掖县、高密、胶县、即墨、崂山等县都是知青插队的主要地方,而还有一部分被安排到青海、内蒙古、甘肃等支边建设兵团。根据老知青整理的资料显示,知青当时有插队、回乡、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共四种安置方式,集体到农村生产队插队是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形式,占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80%以上,主要到烟台、昌潍、临沂地区的25个县安置。1977年后,青岛不再跨地区安置,由动员单位在市郊各区县安置。
本版撰稿 吴帅 徐栋
新闻推荐
早报讯 船上干活时不慎摔伤腰部,新加坡籍“海角纳尔逊”轮上的船员罗兰多·克莱门特病情严重,不能下船求医,眼看着货轮下午就要起航,船长通过卫星电话向船舶代理公司求救。黄岛边防检查站和黄岛出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