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回来吧,乡亲们想你们,回来吧,乡亲们想你们

来源:青岛早报 2010-12-03 16:19   https://www.yybnet.net/

34年了,村头的百年大杨树还在,只是更加茂盛;两层的知青宿舍楼也在,不过已经陈旧。乡村发生的变化超出了想象,不知知青们返乡时还能不能认得出来。这个周日,20多名青岛知青打算回到他们的 “第二故乡”——棘洪滩东毛家庄(现名东毛社区)相聚,昨日记者提前替他们打探了一番,虽然不清楚这个村子以前是什么样子,但现在可是一片美丽的新农村。

乡村建起了生态园

沿着204国道,昨日一早记者驱车直奔棘洪滩,一路打听寻找,终于在行驶了1个小时后拐到了通往东毛社区的乡间公路,宽阔平整的柏油路面非常干净,两旁挺拔高大的杨树快速从眼前闪过。约半个小时后,东毛社区终于进入记者的视线。进到社区里,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统一粉刷的淡红色外墙非常干净温馨,布局整齐而大气,而位于社区南端的棘洪滩水库生态园建成不久,即将开放。社区里几乎找不到土路,不用担心一脚下去全是泥巴的窘况。

“除了知青的宿舍楼和伙房,村里的老房子几乎都没有了,全都换成了高大明亮的大瓦房。”在社区有关人员刘大姐的陪同下,记者看到了知青们当年居住的二层小楼。“这栋楼如今被个人买去,经过一番整修准备用作厂房,而知青们当年挥洒汗水的农田都已经种上了杨树,长成了一片万亩的经济林。”刘大姐说,为了保护生态,他们村几年前就开始退耕还林,不种粮食,全部改种经济林,村民们一般在村里企业或外出打工,村里拨出专款用于福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都挺滋润。

老队长忘不了知青

在村委大院,记者见到了当年的生产队队长李维平。“这几天我也一直关注着早报关于知青的报道呢,当时我们一小队有10多名知青,吴建华、于界民、刘中年、吕学红……”今年64岁的李维平一一数起这些当年在他手下干活的青年们,他们的名字和样子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记忆中。李维平眼睛望着远方,徐徐说起当年的事,每天天刚亮,他就敲响挂在大树上的铁钟,催促大家伙上工,插队的知青跟村民一样到地里干活,农闲时就挖水渠,还有两个姑娘专门喂猪。

“这帮青年也挺能吃苦的,特别是叫张爱兰的姑娘,我对她印象最深了,他们当年也真是受苦了。”李维平说,一年冬天挖水渠,张爱兰负责在支起的简易帐篷里做饭,她起得比别人都早,那年冬天特别冷,张爱兰的手冻得全是冻疮,她的哥哥一次从城里来看她,见到她那双手,心疼得抱头痛哭。“我还真是挺想念他们的,这么多年了再也没见过。”李维平笑呵呵地说道,当年和他特要好的崔国春也没联系上,挺遗憾的。

“这次他们回来,就可以欣赏新农村的美丽风光了,这是他们出过力流过汗的地方,村里的人都很想念他们,都很欢迎他们。”社区书记李维佳说,如今乡村发生了巨变,大家伙的生活都好了,3年前他就提出了这个想法,邀请知青回来看看,可惜一直没能联系上,这次可好了,不知道知青们回来后还能不能认出这个村,认出村里的人。

吴帅 于滈 摄影报道

一起寻访第二故乡

在上世纪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们上山下乡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插队落户生涯。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下,他们得到了锻炼,而那段生活成了他们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那个地方也成了他们人生的第二故乡。当年插队的乡村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你是青岛知青,想回到曾经插队的地方看看,或者你们村里曾经有知青驻留,想邀请他们回去看看,都可以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和我们联系,希望能帮你找回当年的伙伴和故事。

新闻推荐

青岛小伙唱响意大利,青岛小伙唱响意大利

早报文娱专讯 在意大利米兰刚刚结束的第四届MagdaOliv-ero国际声乐比赛中,在意大利留学的青岛小伙苑璐获得第四名,并荣获Palazzo Cusani (库萨尼皇宫)奖学金。这个国际声乐比赛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国际声...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回来吧,乡亲们想你们,回来吧,乡亲们想你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