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话剧院与德国帕德博恩市威斯特法伦剧院合作的话剧《白色的房间》建组两周,虽然排练场上的双方演员各说各的语言,但记者发现依靠情绪和肢体语言,演员可以无障碍地交流,剧情也能完整表现。
第三种语言更有力量
两个国家的演员共同演出,相互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这样的话剧谁听到了都要表示怀疑。但看过《白色的房间》排练之后,这个不成为问题了。而这正是编剧安德烈亚斯所笃信的 “第三种语言”的力量——人类丰富的肢体语言辅以恰当的情绪表达,配合渲染气氛的音乐,只要演员表演到位,将会产生比台词更感人的力量。“两种语言表演,没有字幕提示,不少观众会带着好奇来看演出,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而我也相信,观众能领会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安德列亚斯说。
语言不是表演的障碍
记者看到,排练之前,双方演员做得惟一热身活动,就是在导演玛雅·凡克女士的带领下,圈坐在一起,玩击掌呼叫姓名的游戏,增加彼此对对方名字的熟悉度。排练的时候,来自德国的男主人公拉斐尔·梅尔策和青岛女演员陈媛分别用德语和汉语念白,虽然听上去有点怪异,但两个人的表演相当流畅。记者尽管听不懂德语台词,但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肢体动作,再看女演员对应的表演,听到女演员的回应,很快就能领会双方对话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德国演员像回到家乡
第一次来青岛的德方演员坦言很快就适应了青岛的生活,“来到青岛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家很快就由陌生变熟悉了,偶尔还在一起开玩笑。”剧中担任女一号的陈媛则表示,虽然表演时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能感受到表演的情绪和节奏,因此接词没有问题,现在双方已经逐渐产生出默契。陈媛是因为在《武林外传》里的出色表演而被德方选中的,对于这次开创先河的合作,陈媛表示 “非常有挑战”,“根据剧情,我要从十四五岁一直演到七十多岁,年龄跨度相当大,到现在还没演过这样的角色。” 记者 许城贵
图为中德演员在排练。
新闻推荐
本周六早报义卖活动发出征集义工的消息后,引来众多学校师生参与,仅昨天一天便有10所学校来报名。“参加义卖不仅对孩子是种教育和锻炼,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老师准备与孩子一起参与...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