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和所有幼教界人士一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廖丽英最近也在为学前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而欢欣鼓舞。不过,这位长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在高兴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如果相应的制度改革和建设跟不上,学前教育有可能会再一次出现大起大落。
最近,在中央政策的促动下,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增加学前教育的投入,像北京就表示未来5年投入50亿。“虽然从绝对量上说还远远不够,但相对而言钱确实增加了不少。”廖丽英说,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花钱就成了摆在学前教育界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钱怎么投?投给谁?怎么让老百姓都能公平地得到政府的支持?”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化敏前不久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就在青岛的会议上,一位来自南方某省的学前教育专家没开完会就急匆匆赶回去了,原因是省里面刚刚给学前教育投了不少钱,而且要求年底必须花完,这位专家被催着回去研究怎么花这笔钱。“按照这种做法,这些钱肯定不能被科学合理地使用。”廖丽英说。
前几天,有报道说,北京的街道机关园和民办园明年有望获得政府公用经费补贴。但是,北京的民办幼儿园情况不一,最贵的月收费上万元,最低的月收费才两三百元。因此,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发放补贴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考量的问题。如果收费标准不一样的幼儿园,得到的补贴是一样的,就自然不公平了。
当听说某地方政府准备给所有民办幼儿园生均成本补贴时,来自苏州的幼教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张春霞第一个反应是:“给民办园补助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其办学成本是多少,否则政府给的钱有可能根本就用不到孩子身上,而是进了老板的腰包。”
事实上,现在对于民办园的办学成本根本就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核算,也缺乏很好的监管,否则幼儿园的收费也不会乱象丛生,出现“天价幼儿园”。“我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先生说过,中国幼儿教育容易犯3种病,花钱病、富贵病和外国病。”廖丽英说,“学前教育要健康发展,加大投入固然重要,但如果科学的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不起来,很多顽疾还是解决不了。”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办一定科学比例的、普惠性的公办园是促进公办园与民办园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衡点。 (李丽萍 谢湘)
新闻推荐
我相信,经过我们一段的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价位,我有这个信心。――― 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与直播节目,与听众进行了交流。在谈到房价问题时,温家宝说。有个成都朋友曾经形容:坐火车入蜀,...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