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强筋壮骨”增数量提档升级促创新郓城跻身“中国纺织名城”行列

来源:菏泽日报 2011-04-15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通讯员 刘考勇 崔继刚李英 记者 郑华伟)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命名郓城县为“中国纺织名城”。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在郓城进行为期三天的棉纺织产业发展调研后说:“郓城县对棉纺织产业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企业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使这一产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纺织品市场争端、世界性金融风暴等,虽然给郓城传统的纺织产业带来一定波动,更为该产业提供了强筋壮骨的新契机。截至目前,全县棉纺织产业集群企业已发展到39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8家;纱锭规模达350万锭,织机1.2万台,从业人员达到7万余人,升级为继魏桥之后的中国第二大纺织产业集群。

高速增长的企业数量为推动纺织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根基。纺织专业村黄堆集乡西杨村从60台织布机起家,发展到目前的织机2100台,纱锭22万枚。郓城县以骨干企业、专业乡镇、专业村为脊梁,形成了产业聚集带。郓城镇、潘渡、黄堆集和县工业园区,分别拥有纱锭60万枚、35万枚、35万枚和30万枚,聚集了全县近半的纺织企业。去年棉纺织产业集群新增纱锭65万枚,主要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2家;规模以上企业较2005年新增77家。

在庞大的规模基础上,郓城纺织产业以创新为抓手,不断寻求产业链条的拉长。投资3.5亿元的圣达印染全面开工生产,化纤、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各个环节互为补充,提高了整体竞争力。同时,该县加大技改投入,棉纺织产业的技术“武装”档次明显提高,全县80%以上的企业完成了技改。全县有30家棉纺企业已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协作关系,50家企业建立了质量监测中心。全县有5家企业获得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30多个产品获得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为保障郓城棉纺织产业发展“新鲜血液”的输入,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纺织企业互联担保融资新模式,5年累计为企业融资25亿元;建立了郓城县汇通物资储备中心,累计储备棉花1.5万吨,为企业融通资金1.8亿元。为创造外部宽松环境,该县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定期组织执纪执法等部门为企业上门服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市场秩序,尊重知识产权,并建立了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制度,同时对企业建立起“信用”评比制度,形成规范良好的生产和销售运行机制。

新闻推荐

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巨野文化产业链条越拉越长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教授学养殖2011-05-12 10:53
评论:(“强筋壮骨”增数量提档升级促创新郓城跻身“中国纺织名城”行列)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