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4月30日讯 (记者董莉)一季度,全省农产品出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8个百分点。在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山东省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却因人手短缺而不敢接单,同时还要应对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两大难题。
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了解到,用工短缺问题让很多出口企业很头疼,一些送上门的订单也不得不忍痛推掉。据青岛市反映,全市外贸企业用工缺口平均在20%左右,个别企业情况更为严重,造成企业开工不足,接单能力下降。
“去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农产品出口价格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远不能抵消原材料上涨造成的损失。”据省商务厅介绍,原材料涨价,让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如土豆淀粉由原来的5000多元/吨涨到13000元/吨,花生仁每吨上涨了1000多元,涨幅超过10%,棕榈油、白砂糖、肉鸡、面粉等原料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同时,人民币升值这个老问题正一步步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幅已突破1.3%。巨野佳农果蔬有限公司表示,尽管其采取了远期结汇、缩短报价有效期、以人民币结算等方式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但本币持续升值势必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新闻推荐
5月4日,停摆了4年的足协杯赛重新启动。在首轮比赛中,青岛中能队主场与广东日之泉队以1比1战平,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青岛中能队以5比6不敌广东日之泉队,遭到淘汰。另外,江苏舜天、成都谢菲联、深圳...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