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张龙申建华 高志修 记者 苏成华)成群结队的白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里畅游,湖边是悠闲地啃食着青草的羊儿,记者在巨野县万丰镇的苏集村曾庆国的 “麒麟湖养殖基地”里,见到了这么一幕场景。
今年42岁的曾庆国从1988年起开始自己搞建筑,到2002年又在青岛搞运输车队,经过多年打拼,自己也小有积蓄,并在菏泽市里买了房子安了家,也算是个村民眼里的“城里人”。那么,这个城里人又是如何想到在不惑之年回到农村搞养殖呢?据曾庆国介绍,他在搞建筑致富后,为村里投资30多万元修了三纵三横六条柏油路,能带领家乡百姓富起来始终是他的一个愿望。去年中秋,他回家访亲时发现了村里的一个废弃窑场,由于长年挖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湖,仅水面面积达一百五六十亩,现在窑场废弃了,这片地方也就无人打理了,于是他萌生了在老家搞养殖的念头。于是,曾庆国租下了这片地方,正儿八经的从城里回到乡下,搞起了养殖。现如今,在这片水域上面他放养了2000余只种鹅,水里撒养了30万条鱼苗,并在湖边的土地上放养了80余只青山羊,圈养了40多头肉猪,真正形成了以种鹅和养鱼为主的立体化养殖。据了解,仅种鹅一项,每年便可获利20余万元。
“现在鱼苗还没长成呢,长成后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曾庆国乐呵呵地说:“以后我准备上孵化机直接自己孵化鹅苗,并联合附近村民搞成合作社,大家共同致富。”
随后记者来到了村民孙玉粮的家里,今年40岁的孙玉粮原本开了一个汽车修理厂,主要以维修过往货车为生,这段时间由于道路改建,附近过路的货车减少,趁此闲暇,他在自己的厂院内搭架搞起了架上养羊。据介绍,他投入了约40万元,从甘肃、内蒙引进了400只番羊和细毛羊,番羊有着肉质好,长膘快的优点,喂足料可以每天长膘八九两肉,90天便可以出栏,而细毛羊的皮毛则是抢手的材料。并且架上养羊具有卫生、省时、省力的优点,当架上的羊出栏后,架下的粪便便是来年种地的优质肥料。每只羊出栏后获纯利100多元,400只羊便是5万余元收入。
“来来来,给你们看个稀罕物件。”在孙玉粮的招呼下,我们看到了他养的另类宠物,一头雪白的小牦牛。“这是从甘肃进羊时带来的,给大家看个新鲜,也大胆地试试这东西好养不好养,扩大自己的养殖范围。”孙玉粮笑道。
据万丰镇镇长让淑波介绍,特色养殖是万丰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今全镇各种大型养殖场有40多家,村民自家养殖更是不计其数,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养殖,在技术、土地、贷款方面给予最大帮助,全心全力整合养殖资源带动全镇人民踏上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菏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前100名公告 2012年6月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