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滕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回首五年的变化,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农民与市民的差距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离开了院落的平房,搬到社区单元楼房中居住,出现了“农民上楼”的新景象。我市西岗镇顺应这一潮流,现已初步建成的香舍里花园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该镇在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上楼”的后续工程建设,让农民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尽快由农民转换成“市民”。
合理流转土地,解决农民种地问题。“农民上楼”住进了城镇中心区域,种地远、种地不方便的问题尤其突出。西岗镇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土地,累计流转土地2.6万亩,形成了“大棚蔬菜、肉牛养殖、水产养殖”等30余处规模化农业基地,成立了4家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社,让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一样有收入,并且收入比种地还多得多。
建设商贸城,解决农民经商问题。把农民原来一家一户零星的代销点、理发铺、小餐馆等个体工商户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建设商贸城。该镇投资5.6亿元,建设了三道五面商贸步行街,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安置工商户逾600户。步行街的规模、档次、容纳率均在乡镇中居领先地位,辐射周边15公里。同时,在繁华路段主要路口又建设了电玩城、购物中心、家具广场等7处大型超市和娱乐场所。如今农民朋友自豪地说:我们和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就可以逛商场、吃夜宵、唱卡拉OK了。
新上加工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一部分农民离土经商,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而留守的妇女和年纪较大的农民怎么办?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天南地北西岗人在青岛、南通等外贸工作的优势,先后引进了华正制衣公司、鸿先服饰公司、南通酬信公司等多家服装加工业。借助特殊的地理、资源优势,新上了3家苇制品加工业和2家假发制造业,安排农民工3000人,有效地解决和化解了农民“务农无地、上班无岗”的难题。
加快“农民上楼”进程,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是各级党委、政府探索的重要课题。西岗镇在新农村建设后续工程方面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正在逐步探索实践农民“进城”后的各项保障措施,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