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席真 宋慧霞
“经过我们税务局对您快餐店营业额的测算,您的营业额达不到起征点,您不用交税了。”“不用交税?太谢谢了,这真是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糊我脸上了。”……在东昌府区地税分局每年一度的联欢会上,原创小品《推销》不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观众中有不少邀请来的企业、商户代表,看着舞台上演的身边人、身边事,他们很是投入。
而联欢会只是东昌府区地税分局从税收征管向税收服务迈进路途上的一个片段。从征管到服务,不仅仅是两个字的不同,更是思想认识的转变。为了促成这种转变,该局把干部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大力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执法素质。他们积极打造东昌地税能手专家团队,继续开展好联合办学,坚持点式教育培训模式,全年举办专业培训班3期,各类业务培训40余次;注重文化素质培养,把每个征收单位设定为一个文化单元,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作理念、工作格言、工作精神和文化品牌,坚持每月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季举办文体活动,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净化心灵,增长才干。
只有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将热情投入服务中。立足于此,该局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幸福指数。累计投资150万为基层购买更换车辆10辆、空调26台、微机50台,改善基层餐厅、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工作中,他们充分尊重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和合理需求,积极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建立党员生日送鲜花发祝福短信制度、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查体……生活中,他们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疾苦,做到干部职工家庭有特殊困难必访、红白事必访、患重病必访,增强每位干部职工的归属感。
面对社会大家庭,他们想要回馈的更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履行好本职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职责?我们希望搭建这样一个桥梁,为公益事业贡献更多力量。”谈起东昌府区地税分局2009年5月成立的弱势群体帮扶救治基金,局长郑玉玮如是说。
家住道口铺街道办事处田庙村的低保户高焕玲是众多受益于该基金的人之一。今年57岁的她,丈夫于16年前患脑溢血去世,好不容易盼到独自带大的儿子从青岛大学毕业,儿子却又患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儿子治病,高焕玲花费了6.8万元医疗费,这使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高焕玲这一情况后,东昌府区地税局从弱势群体帮扶基金中拿出5000元对其进行了救助。
“我们的帮扶基金或许并不能使受助者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但希望以此唤起社会上更多人的爱心。”
截至目前,“弱势群体帮扶基金”共捐助20余次,捐款17万多元。基金成立以来,它的爱心足迹越迈越长:2009年向困难职工子女苗飞捐助2000元;2010年向玉树地震灾区捐助10000元;2011年向李子芳等困难户救助6600元;2012年向困难军人捐助20000元…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