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初探
配料室里堆满各种添加剂
5月9日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城阳区双元路附近的王家女姑村。村口的电线杆子上还贴着青岛晨晨食品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吕经理简单问了问记者的籍贯、年龄,就介绍起了公司。
吕经理说,晨晨食品公司专做各种雪糕,其中他们公司生产的“老冰棍”雪糕目前在青岛的市场份额最大。
5月10日一大早,记者准时来到公司,领取工服等用品。口罩是新的,但工作服上却有大片污迹,胸口和袖口处都已经发黄,穿在身上有一股异味。
对于一家冰糕厂来说,配料室可以说是最核心的地带,冰糕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里面都加了什么?
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配料室,当时只有一位夜班工人在等候交接班。记者仔细看了看,发现配料室里几乎全是添加剂,包括一袋袋甜蜜素、成桶的草莓香精、用作甜味剂的阿斯巴甜、食用葡萄糖等,印象中制作冰糕所需要食用的牛奶等常用食品或原料记者没有看到。
随后,经过车间生产经理的安排,记者要从事分装“泡泡”雪糕的工作。为进一步弄清配料室里的原料,5月10日中午吃完饭后,记者再次摸回配料室,发现除了地上堆放的一些添加剂和原料,配料室里还有一个侧门,进去之后记者看到几排架子,架子上摆放的几乎全是香精、色素、添加剂等,包括LJ3355牛奶香精、香蕉香精、LJ3364香草淇淋香精、特纯牛奶香精、复合食品添加剂、胭脂红着色剂、日落黄着色剂、苋菜红着色剂等。
配方揭秘
一粒豆没有,调出红豆、绿豆味
5月11日晚上,记者终于见到了晨晨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两种雪糕的配方。
5月11日晚,记者见到了草莓味雪丸子的配方。从配方上可以看到,做出这样一个雪糕一共用20种配料,其中各种添加剂就有11种,占到半数以上。包括704稳定剂、甜蜜素、阿斯巴甜、乳酸、绿晶3355鲜牛奶、艾尔森2106牛奶,天宁30602草莓、天宁挂叶草莓;三种色素包括香兰素、胭脂红、苋菜红。
记者注意到,在配方中,虽然2吨的投料数量中加入了25公斤的全脂奶粉,但是为了增加奶味,还加入了总计1公斤的牛奶香精。而草莓味的雪丸子雪糕里跟草莓有关的只有天宁30602草莓、天宁挂叶草莓这两种草莓香精,在2吨的投料数量中,这两种草莓香精只有2200克。
记者还拿到了另一种雪糕——巧克力味“泡泡”雪糕的配方。情况和草莓味雪丸子类似,这种雪糕也是各种色素、香精等唱主角,例如704稳定剂、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作为一款巧克力味的雪糕,和巧克力有关的配料仅有两种,是味佳巧克力怡奶和名花巧克力,均为冷加香精。并且,在2吨的投料数量中,味佳巧克力怡奶和名花巧克力的投料数量加起来仅有1800克。
红豆、绿豆味也是香精调的5月11日下午,生产经理让记者跟着工人小张,一起去蒸面车间干活,蒸面车间正好在配料室的隔壁。工人小张说,蒸出来的面是做雪丸子用的,是公司所生产的“雪莲”雪糕的一种。小张给了记者一份丸子面皮的配方,记者注意到,11种用料中,添加剂仍占据“半壁江山”,除了甜蜜素、阿斯巴甜等甜味剂之外,还有白米粽子香精、LJ3555秘制红豆香精、LJ3567绿豆香精这三种添加剂。
把所有调料领完之后,小张开始教记者配料。“咱们做一锅丸子面皮,用多少料都得按配方来。”说完小张拿出几个纸杯,放在秤上,打开了秘制红豆香精的瓶盖,“红豆香精倒28克,绿豆香精4克,白米粽子香精32克。”香精瓶盖一打开,记者立刻闻到浓郁的红豆和绿豆的气味。这几种香精的总重约60克,称好后,小张将其倒入一大桶水中,搅拌了一下,随后倒入锅里蒸面。
神秘添加剂工人讳莫如深配料之前,记者要跟随工人小张去库房领需要的所有原料。库房的“管家”姓李,小张交给了李师傅一个出库单,上面写着丸子面皮的配方表上所写的11种用料。过了20分钟左右,李师傅把所有原料配齐。随后,他神神秘秘地交给小张一个编织袋,“这是另外一种果子粉,你先拿去用。”
记者注意到,这包“果子粉”袋口已经打开,分量不多,仅有半袋。袋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麻薯淀粉几个字。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在配方和出库单上注明?记者追问,但李师傅不愿多说。
回到蒸面车间后,小张开始教记者调配丸子面皮所需要的料。果子粉是最主要的用料,配方上写着要加入5公斤。但小张告诉记者,果子粉只加4.5公斤就行,之后再加上0.5公斤这种神秘的“果子粉”。这又是为啥?小张却支支吾吾说他也不知道。
于是,记者就按照小张的吩咐来配料,从手感上,这种“神秘果子粉”较之普通的果子粉要更粗一些。刚干了一会,记者竟然从这袋神秘的配料中拿出了几块大石头,沾满了面。小张拿着去找李师傅重新换了一袋。趁小张不注意,记者掀开了塑料膜,发现编织袋上写着“变性淀粉”,是临沂一家工厂生产的,袋上写着“食品添加剂”。之后,记者向小张问及有关“变性淀粉”的事情时,小张却仍然讳莫如深。
工作状态
从早7点一直忙到晚11点
喝水多就得上厕所,太麻烦了,一直喝得少,习惯了,就感觉不到渴了。咱们这儿都是流水线,你这边走了,去上厕所了,前边的货到你这儿就得积压,后边的人也没法干活。
——工人小丽(化名)
记者在晨晨食品有限公司暗访期间,根据生产经理的安排,从早晨7点上班,一直到晚上7点才能下班,中间只有约半小时的午饭时间,基本上吃完饭就要一刻不停地干活。
暗访的第一天,记者从事的是分装“泡泡”雪糕的工作,除了上厕所和吃饭时间,一直在站着工作,等到晚上下班时,两腿就跟灌了铅一样重。然而,没想到的是,暗访第二天,记者工作的强度比第一天还要大。
5月11日上午,记者依旧从事“泡泡”雪糕分装工作,中午,车间的班长张师傅通知记者,下午去蒸面车间干活,记者就跟工人小张成了搭档。配完料之后,张师傅又通知说,“今天要蒸20锅面,蒸完才能下班。”
“今天肯定没法按时下班了,估计得干到晚上9点左右。”小张很无奈。等到晚上7点记者完成18锅面以为“胜利在望”时,生产经理牛经理来到蒸面车间检查,结果把任务量提高了,说蒸完25锅面才能下班。最终,晚上11点左右,记者才离开工厂,从早7点到晚上11点,除了吃饭时间,记者连续工作了近16个小时。
在两天的暗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工厂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没有带水杯,有些工人甚至干活时一口水都不喝。这是为啥?
“喝水多就得上厕所,太麻烦了,一直喝得少,习惯了,就感觉不到渴了。”工人小丽(化名)告诉记者说,原来工厂有规定,上厕所的时候必须把工作服全部换掉,上完厕所进车间又得把工作服穿戴整齐,这样一脱一穿,起码得花五分钟。“咱们这儿都是流水线,你这边走了,去上厕所了,前边的货到你这儿就得积压,后边的人也没法干活。再说咱们厂子是计件工资,多干多挣钱,还不如把上厕所的时间省下来,多干点活呢。”(来源:城市信报)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