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南京市名牌”“全国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等荣誉称号,在长三角、珠三角果冻食品市场颇有影响力的“来一口”公司相关负责人致电本报。该负责人认为,不能因为部分企业某些不规范的操作,而让整个果冻行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他详细介绍了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为之投入大量精力、财力、人力,层层把关的“来一口”果冻的生产全过程,希望信报读者和广大消费者能够对果冻产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老资格”重视“认证”,更重视品质把控
“来一口”是国内知名果冻老品牌“金娃”的衍生品牌,创建于1994年的该企业,是国内第一代从事果冻生产的行业先驱。2000年前后,“来一口”品牌创立,发展至今,已经在广东省及江苏省拥有两个生产基地,来一口经过多年的品牌维护、产品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努力,已成为果冻行业的知名品牌。因为在果冻行业的“老资格”和“好成绩”,“来一口”不仅是中国果冻行业协会的主要成员单位,也是中国果冻行业制订国家标准的主要参与者。
据介绍,“来一口”的股东,从上世纪90年代代表中方国企到日本学习果冻生产技术,引进果冻生产线的时候起对果冻生产的质量管理与食品安全,就秉承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企业管理理念。所以,在企业的每一个生产和办公场合,“食品安全=企业生命”一类的标语随处可见,每时每刻提醒每一个员工为食品安全自觉把关。对权威认证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来一口”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真和执着。在企业成立之初,“来一口”企业就在行业中较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来一口”企业又通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在专业化、规范化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
“来一口”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不仅表现在律己的严格,也表现在选择合格、优秀、放心的合作伙伴方面。能够成为来一口的材料供应商,不仅需要具备权威机构认定的合格资 质,也必须接受“来一口”食品安全检验的多层考验。“来一口”有自己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个团队由数十名高学历、高素质检验人员组成,来一口”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设备购置和新检测技术的引进。
据介绍,来一口对材料来源的检测十分严格,品管部门除了要查验原料生产企业的资质,还会和采购部门一道,赴原料供应企业实地考察评审,对供应商的原辅料来源进行溯源把控,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更是严格要求。除此之外,每一批到货的材料,都会 接受专门的检测,“来一口”还要求供应企业每年提供两次权威检测机构提供的官方报告。
学“砸冰箱”来毁果冻:老板帮员工端正食品安全态度
“青岛的海尔用“砸冰箱”来证明质量,来一口老板毁掉果冻督促员工正视食品安全!”与“来一口”企业生产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他特别讲起企业创始人在创业之初,为品质牺牲大量产品的故事。
他介绍说,“来一口”创立后逐渐步入正轨,产量和销量同步提高,但是一件突发事件,却让整个企业陷入矛盾。因为某一个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有一批果冻下线后,发现透明度及口味有差异,虽然产品本身经过检测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毕竟常吃“来一口”的消费者可以轻易看出或品尝出这批产品的缺陷。这批产品应该怎么办?有高管提出,减价处理,减少损失,但这个提议被老板坚决否定,最后的处理意见就俩字——销毁。这批果冻价值数十万元,加上因此造成的市场暂时缺货,来一口因此造成的损失几十万元。对一些不太理解这种做法 的员工,老板语重心长:“细节决定成败!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今天我们容忍小的瑕疵,就等于在我们品质管理意识这道大堤上容忍一个蚁穴存在。这个口子不能开,我们不能让任何不合格的产品去威胁我们衣食父母的健康!哪怕这个问题再小,绝对零容忍!”
从那以后,更多的员工理解了“食品安全就是生命”这句话的真谛。
详解生产过程:为什么正规化生产的果冻是安全的
“正规化生产的品牌果冻是安全的!”来一口果冻生产负责人介绍说,果冻的主要成份是水、糖、卡拉胶和魔芋粉等,卡拉胶是一种海藻提取物,它和魔芋粉都富含膳食纤维,所以适量食用品质过关的果冻实际上是有益于健康的。
果冻生产第一步是煮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杀菌杀毒的过程,随后充分溶解的果冻原料被加入天然果汁、乳液等原料以及符合国家标准的调味剂,帮助果冻达到消费者满意的口味,然后 是密封过滤,将果冻中残存不可溶物质(主要来源于魔芋粉)过滤掉。之后已经纯净的果冻汁液会通过洁净管道进入罐装间,加入椰果、桔子、菠萝等果肉再密封包装,然后通过85至89摄氏度区间的消毒,这一过程可以对果冻内容物及外包装上可能存活的微生物彻底杀灭,密封的果冻经冷却凝胶定型、终检,最后再通过流水线进行外包装。
据介绍,“来一口”果冻的生产过程已经达到90%自动化操作,尽量减少了人为操作环节,全过程人员与果冻无接触,也基本上杜绝了人为污染。包括信报在报道中提及的果肉添加环节的卫生隐患,来一口也引进了自动化添加系统,保证添加果肉的精度和安全。
果冻无秘方:可以教消费者居家做果冻
对于市场传言的,每一家果冻企业都有自己的秘方,这些秘方神秘到存在一些未知物质而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说法,来一口企业生产负责人说,这种秘方基本不存在,因为果冻的制作方法是公开的,国内各果冻生产厂家的主体工艺和配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生产不同类型的果冻,在选择用料特性方面略有差异;果冻有几种常见的类型,比如果肉型果冻、果味型果冻、含乳型果冻以及果汁型果冻等 ,这些种类的差异也在于果冻杯内添加不同的内容物。该负责人说,如果消费者愿意,他们可以将果冻制作的工艺通过信报的平台和大家共享,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在家里DIY 一份符合自己口味的果冻。文/魏建华
新闻推荐
见到圆东西,他就转一转日期:2012-06-2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