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个创新造福一方百姓
(上接A01版)马上回到检测车间对仪器进行了核查,在确认检测仪器没有问题后,立刻会同该厂技术人员对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重新调试,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机床螺距误差和反向间隙进行了补偿,最终使该机床三轴的定位精度均小于15微米,让这台得到改进的机床顺利发货。
不要小视国家质检中心这“举手之劳”的服务,它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而这对于国家质检中心的日常工作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就在4年前,我市机床的国家抽查合格率仅有50%,由于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机床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检测研究机构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市质监局的努力争取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我市,并于去年底正式启用。中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328台套,其中英国雷尼绍激光干涉仪、德国布鲁克光谱分析仪、德国蔡司三坐标测量仪等几十台套为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检验设备及配套设施价值2000余万元,基本满足了检测、科研、生产工艺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需要。据统计,自中心启用以来,先后为全市300余家企业400余台机床进行产品检验,帮助企业整改质量安全隐患47处,为我市机床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知道国家质检中心“花”落滕州后,台湾、香港等9家机床企业,以及青岛金诺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争相落户滕州,纷纷来此投资兴业或已签订了协议书即将入驻滕州,有力带动了全市机床产业的强势发展。
近年来,我市全力开展品牌战略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营造出了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面对着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市质监局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念,从管理、质量、服务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举办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质量兴市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机床、煤化工是我市的优势产业集群,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市质监局围绕质监职能积极进行帮扶,充分发挥“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功创建了全省优质机床生产基地、优质煤化工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先后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名牌产品37个,山东名牌农产品1个,山东服务名牌2个,各项指标位居枣庄首位。
一个又一个名牌产品,就像一张又一张崭新的名片,向人们传递着当地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科学创新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载体而不是结果。希望通过搭建自主研发和创新等平台,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造福一方百姓。”国家质检中心负责人在谈到中心创新项目时这样说。
今年以来,国家质检中心凭借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实际,吸引高级技术人才,并与大专院校联合,深入开展全面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活动。由中心研发的《三维数控机床空间精度补偿技术应用》科技项目,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列入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总计投入资金126.7万元,将采用激光干涉仪、高精度电子水平仪等仪器设备检测得到的误差数据进行数据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数据转换为具备相应功能的数控系统所能接受的参数,提供给系统补偿结果,从而实现提高机床空间精度和质量。目前项目已形成雏形,在我市一些企业试用能使精度提高40%,达到了预期效果。据悉,该项目研发成功后,将打破国外相关软件的垄断局面,解决我国机床产品精度提升所面临的问题,填补国内空白,切实造福一方百姓。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