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随记
11月2日—4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千余家企业到会参展,万余种特色农产品精彩亮相,多数是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是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
本届农交会上,陈集山药、单县羊肉汤、沙土瓜子等菏泽特色农产品大放异彩,许多市民或竞相购买,或洽谈业务。作为全省最高规格的农交会,本届农交会也为菏泽参展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打响品牌做成名牌
目前正是大白菜的上市旺季,但是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低价滞销、菜贱伤农的现象,而在青岛胶州展区,胶州大白菜却卖到了13元/棵。一位工作人员用水果刀将一棵大白菜切成细条,“来,尝一下,可以当成水果吃的大白菜。”胶州大白菜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营养高”等特点,生食清脆可口,熟食风味甘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做强品牌、做成名牌,真正实现由农产品品牌到农业品牌再到品牌农业的转化。这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突破口。
塑造形象抢占市场
在烟台展区,一个硕大的旋转红苹果塑像引来众人拍照留念,“烟台苹果,果真出色”的广告语更是朗朗上口、深入人心。为擦亮烟台苹果这块金字招牌,烟台市重金征集广告语,进一步规范烟台苹果的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烟台苹果知名度和美誉度。在2011年全国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烟台苹果以92.22亿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思想已经落伍,一流的农产品要靠科学的促销手段来扩大知名度,塑造产品形象。农产品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的新阶段,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成为市场竞争的“凸点”。既要做好有形产品,还得赢得无形声誉,才能逐步推动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迈进。
精深加工产业经营
蓝莓有“世界水果皇后”之美誉,是“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在青岛胶南展区,用优质蓝莓果为原料发酵、酿制的蓝莓酒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品尝。蓝莓酒富含花青素、多酚及类黄酮类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堪称酒中极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高品质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各类产品的消费比例已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当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努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记者常慕城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