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阮敬晨
村民口中的“陈书记”名叫陈亚鹏,是今年3月份市委从农业局选派驻界河镇前枣村的“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民意,陈亚鹏快速进入角色,坚持吃住在村,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全面开展驻村走访、调研摸底活动。
记者了解到,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出行难”问题,陈亚鹏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两委会议,按照“不让农户拿一分钱”的原则,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2万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派出单位农业局帮扶资金近2万元,他个人出资2000元,带动全村党员干部、大户捐款10万余元,共募集资金近30万元,完成了全村3条大街共1.5公里道路硬化,结束了村内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坑洼泥泞的历史。
为了探索村级发展难题,陈亚鹏苦思冥想,积极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最终付诸实施。一方面,他不断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村务公开等各项村级工作制度,培养推荐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的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实现了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营造了讲正气、树贡献、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他组织生产大户和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和学习,8月30日,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大户辛民,赴济宁农校参加为期15天的全省农村初始创业者培训,10月14日,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赴青岛农业大学参加为期1周的全省新型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训班。外出培训,调动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干部队伍后劲和活力,提升了村级班子干事创业、致富带动能力。
图为:陈亚鹏在田间和群众一起察看马铃薯长势。
心系群众,用心驻村,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一称号,才能对得起组织的重托,才能对得起群众的期盼。
——界河镇前枣村“第一书记”陈亚鹏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