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作为一种便捷的媒介和即时通讯工具,被人们广泛运用,微政务、微公益、微商业、微社交、微监督等应运而生。仅新浪微博,日均发布微博数量就超过了1亿条。这些“水滴石穿”的力量,已经或正在改变着网络话语环境乃至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
正是因为以民为本,正是因为民众话语权的提升,才有了“微表达”“微话语”的掷地有声,“微力量”的滴水汇成河海。
又到一年年终时,各种盘点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12月16日,由《新周刊》主办的“中国娇子新锐榜”在青岛揭晓。在“微”“表”“拧”“习”“国”“来”“去”等候选项中,“微”字脱颖而出当选年度汉字。而“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十大年度关键词。
(据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孔子写春秋,特别注重每一个“字”的感情色彩和表达力量,因此《幼学琼林》中才有“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之语。评选年度汉字,更是将这种一字评史功能发扬光大。回望即将过去的2012年,细细品味各国所评年度汉字,较之于日本的“金”、新加坡的“色”,无数中国人对“微”字有着更深的体会。
有道是,集“微”成巨——— 随着电脑、互联网、博客及微博的普及,我们恍然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38亿,微博用户数达2.74亿。
将“微”列入年度汉字,尽管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民工奋力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
但是,我们更多人则感受到了草根参政的“微表达”,网络反腐的“微力量”,感受到了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壮大。全国两会期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织围脖”,与场外民众互动,广泛汲取民意,赢得社会称赞。在新浪微博日均超亿条的发博量中,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乏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草根报国情怀。
盘点今年以来落马的官员,从“表哥”杨达才到“房叔”蔡彬,从重庆北碚“淫乱书记”雷政富到向情妇写出结婚承诺书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微博已成令腐败分子胆颤心惊的监督利器,微博监督为制度监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反腐素材。“微”字入选年度汉语,另外所蕴深意即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理念的进一步民本化,很多大政方针已由宏大叙事更多地转向个体小叙事,越来越多的民生政策转向了制度“微关怀”,GDP由追求总量到讲求人均,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倍增计划主要锁定中低收入群体,在凝聚亿万人心的“中国梦”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十八大报告145次提到“人民”,如此高度前所未有。
从某种角度上看,“微”不只是一个年度汉字,而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汉字。我们已迈步进入了这样的“微时代”,并继续憧憬、奋力追求用无数美好“微未来”构筑的幸福未来。
新闻推荐
“微博就是一个公开的平台,‘键对键\’的方式更快捷,容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的时候,传播得越多越快,就越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据介绍,今年以来,日照市交警部门通过微博获知交通违法信息近千起,还侦...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