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不忘弘一法师

来源:淄博晚报 2013-02-22 17:54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上中小学时,时常有老师带领或三五同学去湛山寺远足。湛山寺依山傍海,绿树、花草美如画,是一个绝对休憩的好去处。登临山地,凭虚临风,聆听天籁,莽莽苍苍,意趣飞扬。但那时,我还不知湛山寺是倓虚法师主持,在他主持30年间,为各方僧众讲解《金刚经》、《弥陀经》等。他“讲起经来很有骨格,发挥一种理时说得很透辟。”(弘一法师语)

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已出版各种版本,仅在香港就加印过九版,成为僧俗真爱的经典之作。后我又听说当时与倓虚法师齐名的另一位大师弘一法师,曾来湛山寺讲学半年之久。弘一法师我曾读过报纸上介绍他的一些短文,仰慕已久。对其音容笑貌、嘉言懿行,道德风范,很想更深入地接近、倾听、了悟,我便潜下心来,走进泛黄的故纸堆里,翻捡了那段曾经的尘海佛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别号笔名有200多个,以弘一、李叔同两名出现最多。他既能写文章、诗词、书法、金石,又能绘画、音乐、演话剧,是一个文艺领域里的多面手,且样样精通、出色,可谓奇才也。他曾东渡扶桑,赴日留学,在日本创办《音乐小杂志》,以此成为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他还组织了“春柳剧社”一个专以演出话剧的剧团,开中国人首演话剧之先河。李叔同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文艺,功底扎实,发展全面。他的学生丰子恺谈到他的老师李叔同时,说:“李先生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冶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

他26岁时去日本留学,36岁时学成回国。整整十年,他专攻西方绘画和西方音乐,业余时间又与留日学友组成“春柳剧社”,排练话剧,在日本公演。他们首次公演的剧目,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这是一部影响力极大的作品,最初在巴黎公演时,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小仲马即刻拍电报给在布鲁塞尔的大仲马说:“巨大,巨大的成功!就像我看到你的一部作品初次上演时所获得的成功一样……”大仲马回电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亲爱的孩子……”这对父子同为大作家的作品影响深远,至今他们的剧目还在世界各地演出,经久不衰。

李叔同在《茶花女》中反串饰演女主角。日本著名戏剧品论家松居松翁说李叔同“确为中国新剧点燃了最初的火把。”“春柳剧社”第二次在东京公演的是《黑奴吁天录》,李叔同又兼饰演美柳夫人,这次演出同样大获成功。他倡导的这种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演出风格,为他后来回国话剧的演出开创了一代新风。回国后,他一度热心话剧活动,在上海南京路东口办起了春柳剧场,使演出有了固定的场所。可以说,李叔同为我国最初的话剧传播和艺术人才的发掘、培养功不可没。

李叔同在日本东京上野美专学的是绘画,在音乐学校又攻音乐和钢琴。由于他在国内绘画就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他在学西洋画时,一起步就占据了制高点。他的油画和水彩画,出类拔萃,在同行中评价甚高,有评论家认为他的佳作,与世界某些名画相比,也不逊色。只可惜,他的西洋画随着年代的更迭大都失散,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

辛核革命后,他受友人之邀,编辑《太平洋报》副刊并主持画报工作。在此,他的绘画技艺得到充分施展,报上的广告文字和图案,大都出自他的笔下,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就连报头,报花也因他而妙笔生花,增辉添彩。为此,《太平洋报》销售量甚大,影响面广,例苏曼殊著名长篇小说《断鸿零雁记》,也都最先交付此报发表。

在音乐方面,他是既能谱曲,又能写词的当时音乐界佼佼者,并把西洋音乐最先介绍到中国。至今我们能够听到由李叔同填词,美国奥特威谱曲的《送别》旋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电影《城南旧事》作为主题歌演唱,一些影视的背景音乐中,又不时被引进,作为剧情氛围的烘托和演绎。李叔同出家前,创作了大量歌曲,在社会流传一时,后来大都被丰子恺收录在当代音乐家歌曲集《中文名歌五十曲》里,其中李叔同一人就二十余首。例《晚钟》、《忆儿时》、《月》、《送别》等。丰子恺在前言中说:“西洋名曲所以传诵于全世界,因为它们都有那样优美的旋律,而李先生有博大的心灵又兼备文采和乐才,据我所知,中国能作曲又能作词的音乐家,也只有先生一人。”

然而就这样一位出色的艺术大家,却悄然皈依佛门,“索性做了和尚”。柳亚子感叹:“苏曼殊逃禅归儒,而李叔同又逃儒归禅,真乃‘南社\’两大畸人矣!”出家的弘一法师在孤灯黄卷的古刹钟声中,苦修24年,潜心研究佛经,使失传多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鹊起,因而他被视为佛门弟子律宗第十一代世祖,真乃惊世骇俗也!

出家后,弘一法师几乎诸艺俱疏,唯独书法不废,那是他用心最苦,致力最长久的一项艺事。到了晚年,他的书风庶几净化,恬淡和畅,不激不滞,独具一格,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席之地。他晚期的书风,如他本人所言:“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通篇舒朗、精美,浑然一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曾用“草庵”二字撰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莫忘世人苦人多。”体现了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可以看出他悲心澈骨、德泽无边的襟怀和仁慈。以此等心胸,兼有深厚的文学和诸类艺术修养,他的书法达到大师级水准的至高境界,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认为“出家人字虽然写得不好,若是很有道德,那么他的字是珍贵的,结果都能够‘字以人传\’;如果对于佛法没有研究,而且没有道德,纵能写得很好的字,这种人在佛教中是无足轻重了,岂能‘人以字传\’,这是一种可耻的事!就是出家人也是很可耻的。”他的话,让我想到杭州岳王庙里跪在岳飞面前的奸相秦桧,生前秦桧的字可以列为书法家行列,但后来有谁看到这个迫害爱国名将岳飞致死的民族败类呢。他的字与人最终遗臭万年,不复见青天。

弘一法师回忆早年说过的两句话:“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主张对于一个文艺家来说,人格是第一性的,比他的作品更重要。他一生的艺术活动,忠诚地践行了他的这一美学思想的圭臬。人们之所以敬重他,不仅是他艺术造诣的深厚,更看重的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人品魅力的光辉。

他自取一个别号“二一老人”,这名字源于两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和吴伟业(梅树)的临终绝笔词“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个别号可看作他一生自我醒悟。但我们今天看来,他的虚怀若谷,淡泊于世,曾是那般风流倜傥的艺术大师,与佛门宗师集于一身,更说明他的坐禅念佛功力之深。再看他的联句:“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挟春风”,就不难理解他这位外若冰清玉洁,心如礁岩耸峙的理性哲人了。叶圣陶先生曾和七八位友人,怀着诚挚友善的心情,去上海功德林会见弘一法师李叔同。归来后,给叶圣陶留下了极深印象,他说:“这位带有通常所谓仙气的和尚,将是我永远怀念了。”

那是1937年5月,弘一法师应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邀,由厦门赴青岛讲律弘法。他与弟子一行抵达大港码头时,倓虚法师率僧俗众人前去迎接。但见弘一法师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神采飞扬,真乃天外一仙人也。他的行李却是一个破麻袋包,麻绳扎口,里面装有一件破衲衣、破裤褂,一双半旧软帮黄鞋,一双补了又补的草鞋,一把破雨伞,上面缠了铁条。另有一竹盒,放了些旧报纸和几本律学的学籍。弘一法师出家二十年,苦修南山律宗,无日不埋头律藏,探其精微,并以弘律讲律为事,终成元明清七百余年来南山律宗复兴之祖。

在湛山寺,寺里最先为他备四菜送寮房里,他不吃,又撤两菜,他还是不吃,直至换成一碗大众菜,他问众僧是否都吃这个,回答说是,他才心满意足的下筷吃。他一日两餐,下午不食。可贵的是他这位遐迩闻名的高僧,对于慕名宴请他,绝对是有所选择的。倓虚法师的好友朱子桥将军到青岛,欲拜见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欣然同意。朱子桥何许人也?他出生于山东长清,陆军上将军衔,曾任广东省长,中东铁路护路总司令等。他上世纪20年代中期离开军政两界,皈依印光大师,成为佛教居士,他做慈善赈灾甚力,尤为“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民众成立后援会,支持东北义勇军抗日,功业显赫。这种身份的人,弘一法师很乐意接见。同时来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就没能如愿以偿。弘一法师不见,说是睡觉了;第二天沈鸿烈仍不甘心,以请朱子桥吃饭为名,请弘一法师一块来,让他坐首席,朱子桥作陪。当倓虚法师送去请柬,弘一法师含笑不语。第二天临入席时,又派人去请弘一法师,只带回一张字条,写的是宋代惟正禅师辞却金陵知州叶清臣宴请的一首《谢筵诗》:“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思维。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土筵中甚不宜。”朱子桥说他是清高,沈鸿烈却不悦,说这是丢了他的面子。事后弘一法师对传贯法师说:“余平生对于官人及大有名称之人,并不敢共其热闹亲好,怕堕名利养故,又防于外人讥我趋名利也。”

弘一法师在青岛湛山寺讲的第一课,题目就是《律己》。其内涵就是告诉你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能拿戒律去律人,而且你要以身作则,以律己为己任,不说他人是非短长。他说:“我研究二十年戒律,这次开课的第一讲,预备了七个小时。”不难看出,他以持戒念佛为正行,曾手书“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这一联语即他的心迹,慈航天下。他在讲律之余,又另处一室,谢绝应酬,礼佛静坐。

湛山寺本想留弘一法师久住,连过冬的棉衣被褥都为他备好了。当年十月,他要按预定的归期离开,可此时,“七七事变”后,上海陷于战争的硝烟炮火之中,青岛相对比较平静一些,好友夏丏尊发来信,劝他暂住青岛,但弘一法师主意已决,心不为所动,冒着炮火也要上路。临走前,与倓虚法师告别说:“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虽说人世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听了弘一法师道别,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顿时萦绕于天地间。我想,弘一法师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是他的人格出格,自成一家使然。他自我修行极为严谨、苛求,又有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终成一位世人仰止的佛学大师。

湛山寺四周多松柏,苍劲古拙,挺拔傲立,虬枝盘桓,偃蹇横斜,云无心以飘渺,风无意以虚空,静听禅院钟声悠扬,合着袅袅的诵经咏文的梵音,使人仿佛脱俗出世,飘飘然如羽化登仙。我想何不在繁赘百忙中拨冗,呼朋唤友,到这方净土来,领悟一下东方文化的神秘,寻找弘一法师曾在此留下的遗韵和那段永不回头的时光。

新闻推荐

《高端·高地》演绎的“神话” ○都玉秦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忘弘一法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