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书法爱好者常需在名师的指点下,才能有长足进步。但在张店区却有这么一位无师自通快乐学书法的门卫,他从小没接触过书法,没有任何书法功底,靠自己辛勤研习5年练就了一手好字,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书法家”,他就是张店潘南小学的门卫董秀礼。
今年55岁的董秀礼是青岛人,来淄博从事门卫工作已有8个年头。如今,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专心练习书法。董秀礼告诉记者,他真正入门书法艺术还得从5年前的夏天说起。来淄博工作的8年中,他全天24小时在岗,白天看门,晚上就睡在传达室。每年暑假,孩子们和老师们都离校了,作为门卫,他却要一直呆在学校看门。由于假期中人员流动减少,工作也随之清闲下来,董秀礼不得不以读书看报打发时间,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董秀礼在文化市场闲逛时无意中翻看到几本篆书字帖,他立刻来了兴趣,一口气买下五六本,拿回去比着练。从那以后,练书法就成了他业余时间的功课,而且一练就是5年,5年中,他在书法中体会着修身养性的快乐。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潘南小学传达室时,一眼就看到对面墙上贴着一幅装裱好的红纸金字《百福图》,非常喜庆,这是董秀礼最得意的作品。在传达室转了一圈记者看到,小小的传达室早已被他装点成一个充满文人雅趣的书法大世界。除了《百福图》,还有《百禄图》,《百寿图》等,“福禄寿喜”一应俱全,横轴竖轴错落有致,每幅作品都被精心装裱好,挂在墙上。“《百福图》写的是一百个福字,虽然都是用篆书写的,但写法各不相同,一百个福字用了一百种篆书写法。其实,不只一百种,篆书的写法很多,几乎每个字都有百十种写法,有的甚至有上千种,这是篆书的神奇之处。再加上现在写篆书的人很少,所以我对篆书情有独钟。”董秀礼说。随后,他又拿出一幅刚刚完成还未来得及装裱的篆书横轴给记者看,文字内容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记者注意到,这幅作品跟其他几幅略有不同。“这是草篆,它的特点是没有普通篆书规整,用笔力度更大,更粗犷。”说着,董秀礼现场给记者写起了隶书,这也是他的拿手字体。不一会儿,一幅刘禹锡的《陋室铭》隶书作品就在他娴熟的笔法下顺利完成。
如今,董秀礼的书法技艺可谓渐入佳境。在他的作品中,篆书古朴典雅,韵味十足;隶书豪迈奔放,庄严大气。无论是篆书还是隶书,通过5年研习,如今他都已小有感悟。董秀礼告诉记者,每逢放学,都会有不少孩子来传达室玩,看到他的作品后,纷纷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有的还专门去报了书法班。另外,董秀礼经常会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为他们送去祝福。“老人过生日,我就送他《百寿图》。年轻人结婚,我就送他们《百喜图》。图个吉利图个开心,通过这种方式,大家相处得也更融洽了,真是一举两得。”说这话时,董秀礼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晚报实习记者程芃芃)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