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里、小吃摊上,一次性的竹筷子、木筷子,一抓一大把,用完之后直接扔掉即可,不必反复清洗消毒,看上去既卫生又方便。不过近日黄渤在网上公开了一则消息,崭新的一次性筷子在接触热水后,水竟然瞬间变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热议,对于这种情况有专家解释这些“掉色”筷子极有可能是经硫磺熏蒸“美容”过,对人体危害巨大。探访中记者发现岛城一次性筷子质量良莠不齐,一副小小的卫生筷“猫腻”着实不少。
■缘起
一次性筷子涮出“黄水”
近日黄渤就餐时的遭遇引发众人热议。在使用一次性木筷吃饭前,为了保证卫生,众人将一次性木筷放进热水中烫涮,岂料刚涮了一会,涮筷子的热水竟然被染成了黄色,这个突发情况让众人备感震惊。消息发出后,立刻在网上引起热议,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转发了9万多次。一次性筷子的安全卫生问题令人担忧。
■探访
三无“黑筷子”充斥市场
这些一次性木筷从哪儿进的货?根据几名小吃店店主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批发市场酒店用品区域。一番探访后记者发现这里销售的一次性筷子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记者首先来到一家销售一次性餐具的摊铺前,看到地上的纸箱里盛满了各种各样的一次性筷子,这些筷子只是简单地盛放在透明塑料袋子里面。记者随手拿起一包一次性筷子,外包装上并没有标明具体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更没有生产合格证,而套在筷子上的小塑料袋也非常薄,用手轻轻一扯就会撕碎。“现在开餐馆的都用这种筷子,你只管用就行了。”见记者有些犹豫不决,这家摊铺的人员向记者推销说。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售卖餐具的摊铺前,一次性筷子直接散乱地摆放在货架上,价格从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包。“一般开饭店的都在我们这里买一次性筷子,差一点的2块钱一包,一包里面有50双,好一点的10块钱一包,里面有100双,就看你要哪一种了。”摊铺老板告诉记者。当记者提出筷子外包装上为什么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家时,店老板却告诉记者:“那么多开饭店的都用我们这的筷子,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说明厂家的筷子质量还是可以的,至于是哪地方生产的,这个你就不用多问了。”
硫磺熏蒸成制筷潜规则
据一次性用品的批发商介绍,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筷子多由木头和竹子制成,其产地多在东北和南方。一些材料相对差的筷子,在制作时都会用硫磺熏一下,或者是用双氧水泡一下,不过第二种做法现在大都不太使用,因为对人体有害。用硫磺熏蒸法一是为了防虫蛀,二是可以给颜色看上去稍差一些的木材漂白。
■说法
一次性筷子有严格标准
对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销售,记者从青岛市质监部门了解到,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国家质检总局对一次性筷子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根据规定,木筷适用的树种为桦木、杨木、椴木、马尾松、云杉、冷杉等,同时明确规定了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均不得检出。在出厂的产品中应当具有检验证明及合格证等,并且一次性筷子并非可无限期销售,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的字样。
如何避免使用劣质“卫生筷”?专家表示首先可以用鼻子闻,被硫磺熏过的筷子木料气味很淡,相反会有一股化学的酸味;其次在挑选一次性筷子时不要选择太白的,好的一次性筷子多为木头的原色,有些淡黄色,过于洁白的筷子可能是经过漂白的;再者如果筷子发生弯曲或是已经有霉点,那说明其已经变质,这样的筷子切忌不要使用。
(青岛早报记者)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