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50年情缘 王继美(滕州)

来源:滕州日报 2013-03-09 18:22   https://www.yybnet.net/

上班的几十年,“大金鹿”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年四季,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我都离不开它。它也成了我上班的得力工具和“伙伴”。

我骑自行车已50多年啦,至今没有离开它,与它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早在1962年,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当月,就开始学骑自行车。没有车子我借别人的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骑练,基本上掌握了骑车要领,但还不熟练。我第一次借车回农村老家时,一路得意洋洋,但由于驾车技术不过关,加上情绪激动,心里发慌,一路上摔倒好几次,胳膊腿多处“负伤”,把看老人的鸡蛋也摔破了大半。到了家中,全家人看到我骑车子回来,都很惊奇、高兴。路上出现的“洋相”事,当然没让家人知道。

终于学会骑车啦,但自己没有自行车,借别人的用总不是长远办法。有时候借不着,经常还是步行回家,来回六十多里,累得腰酸腿痛。因此,我下决心攒钱买自行车。上世纪七十年代,大众化的车子是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金鹿”牌大轮自行车(我们叫它“大金鹿”。)数量有限,凭票供应。当时,县里也给我单位一部分购车票,我努力弄到一张。用票买“大金鹿”每辆价格是152.40元。当时个人的月薪仅40多元,省吃俭用攒了几个月,又向亲朋借了一部分,终于凑够了。当我买来崭新的“大金鹿”,直接骑回家时,全家老少高兴极了。老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咱家也有‘洋车子\’啦,以后你上班、回家可方便啦,要爱惜啊!”。

“大金鹿”不仅为我服务,还为公事立了功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单位党组织对入党的同志政审,让我和另一名党员同志搞外调。那时,县际交通不发达,不通汽车,单位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只好骑个人的自行车执行任务。几天的时间跑了几个县,骑行五、六百里,顺利完成了任务。虽然又苦又累,但我感到很高兴。我们把这次外调还当成一次骑自行车的“旅游”呢。

退休后体力不及当年,我再骑那辆“大金鹿”感到笨重和吃力了,让它退役下岗存放了起来。直到前几年住房拆迁时,无处存放才恋恋不舍地处理掉。

“大金鹿”退役后,我又买了辆轻便的26型“永久”牌自行车(上海产),它又成了我退休生活的好伙伴。每年春暖花开季节,我骑它去近郊旅游,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平时骑着它观光、游览我市建设的靓点:宏伟的高铁东站,雄伟壮观的高架桥,“一塔六馆”古建筑群,有山有水有绿荫的荆河公园,一个个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实地目睹我市日新月异的巨变,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每当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滕州人,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新闻推荐

青岛男篮主帅张世璋辞职 新教练人选仍扑朔迷离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50年情缘 王继美(滕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