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山东4月24日电
根据国家电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的实时监测数据,自并网至4月22日,位于青岛市的国内首个正式并网的居民分布式光伏电源——— 居民徐鹏飞的家庭小“发电厂”,发电收益超过了其家庭同期使用的电网公司电量的支出。
青岛居民徐鹏飞的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于2012年12月21日正式并网,总装机容量为2千瓦,全部采用多晶硅电池板,并网电压为220伏,采用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出售给电网公司)的方式并入电网。
实时监测显示,自并网起到4月22日,徐鹏飞的家庭“电站”累计发电846.73千瓦时。其中自发自用电量329.25千瓦时,为徐鹏飞节省了使用电网公司电量产生的费用约180元(当地居民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5469元),余电上网电量 517.48千瓦时,收入231.7元,两项收益共达411.7元。相比之下,徐鹏飞家庭同期使用电网公司的电量为749.83千瓦时,支出410元。“电站开始产生了1.7元的正收益。”徐鹏飞说。
据了解,2012年10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意见》,电网公司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实行“免费接入、全额收购”政策。徐鹏飞的家庭光伏电站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并网的居民分布式光伏电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通讯员王晓文)近日,东港工商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某建材超市销售伪造产地的腻子粉。执法人员依法对该超市进行检查过程中,顺藤摸瓜,发现该经营者在老城区还有一个生产厂。 在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