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鄄城县彭楼镇旭王农业生态园进行采访。在外面看不太起眼的生态园,进去以后却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这条路有800多米长,路两旁种的葡萄,品种是从河北秦皇岛引进的,都是无籽葡萄,明年结果,我们准备把这条路建设成一条绿色葡萄长廊。”刚一进门,旭王农业生态园总经理王福彬就给记者介绍了起来。“右边是百果园,种的有核桃树、樱桃、桃树等。左边种的是高产的花生核桃树。”花生与核桃树间作,交叉相间,错落有致。
向前走大约400多米,有一条水渠。“这条水渠养鱼,让游玩的人在这里休闲垂钓。”王福彬用手指着说:“这条水渠的南面就是架式苹果农业园,建成后将成为菏泽市惟一一家架式苹果农业园。”
王福彬是鄄城县阎什口镇王非庄村人,今年37岁。他现在在温州经营着一家公司,主要经营电器开关,年收入100多万元。
“你在温州每年能挣100多万,怎么想到在老家搞农业生态园?”
“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对农民有种特殊的感情,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想在老家干点事,搞农业生态园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我父亲喜欢果蔬种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以偿。我搞农业产业园,他举双手赞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我搞这个农业生态园也是尝试,生态农业的市场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至少要等3-5年的时间,我有这个耐心等。”
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2011年秋天,王福彬投资150多万注册成立了鄄城县旭王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为了少走弯路,王福彬翻阅查询了大量的关于生态农业种植的资料,亲自去北京、上海、青岛等一些农业基地参观学习,还向北京比较有权威的果蔬种植专家尉饮平教授和青岛大学的刘成连教授取经学习。
王福彬告诉记者:“要干就动真格的,首先要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无论是种植模式还是经营模式上,都要有所创新。农产品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做真正的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
目前,旭王农业生态园占地200多亩,计划到2015年,把产业园规模扩大到500亩,把果蔬产品做精做细,做好产品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业。
通讯员 张庆华 记者 焦同帅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