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姜黎明衣学红杨波摄影报道)近日,芝罘区工商局接到市民小苏的投诉,称烟台某专卖店所卖的“品牌”橱柜,由外地工厂做柜体、供专用台面毛坯,专卖店委托本地合作商加工台面,而柜体和台面的组装,由专卖店和合作商分别干,店员推销时却未说明。合作商的工人组装时随手乱切,令买方疑心台面可能是冒牌,引发赔偿纠纷。
工人蛮干露馅,垫板一头悬空
去年10月8日,市民小苏到市区某专卖店展厅买橱柜。导购员表示,该生产商工厂在青岛,是全国“品牌”。小苏见样品款式新、做工好,就定制了一套,台面是单色石英石,分别镶嵌不锈钢水槽、燃气灶。设计师经测量、设计、复尺,同小苏核对图纸无误后,店方收下16800元全款。围绕柜体和台面怎样切装,双方约好,工人装时须问明小苏再干,并将其写在图纸上。
今年1月6日,店方工人仅用一天,就装好了柜体。1月8日,来装台面的工人并非前日几位。台面又大又沉,下面需两块木板支撑,而垫板过长,需测量、切割才能用。没想到,工人未用尺量,也未问小苏,用眼一瞄,也不划线,就用手切,外侧那块切量过大、弯曲不平,较内侧的要短3至4厘米,北侧悬空,不能支撑。
小苏当场问工人为何如此干?工人竟说,就这么设计,不影响用。小苏当时要求返工,设计师答应,再送新板,重新返工。可新板未送,工人没了踪影。更恼火的是,台面无“品牌”标签,台面挡水裙边表面,有的向里凹,有的缝隙大,看着就别扭。小苏感觉被骗。
经理喊冤,台面毛坯绝对不假
5月31日,小苏投诉至市工商局芝罘分局,要求专卖店“双倍赔偿”。工商执法人员从台面毛坯供货、组装、防伪、工艺等环节进行调查。“正宗毛坯板有何特征?”执法人员问设计师。“毛坯板反面均有图文一体形防伪标记。”设计师回答说。小苏家台面标记,在镶水槽处,加工时已抠去。为防店铺造假,店方向工厂交订单,须同时定毛坯板。“因台面要切凹槽,过渡边缘尺寸大、形状杂,运输时易颠裂,所以都是橱柜工厂供毛坯板和下面垫板,我们店委托本地合作商干,店员推销时未说明,我觉得真对不起买方啊!”台面加工商秦经理说,工厂原在幸福中路,自己是个包工头,手下6名工人,现已停产。
小苏认为,该店私将订单外包,橱柜工厂标准会变味,自己要“品牌”柜,台面竟是烟台工厂加工,店方不是“骗人”吗?执法人员反复核查台面反面照片、订单,只见垫板有工厂防伪标记,订单科目完整、标记明晰。看来,店员推销时,话未说明,致小苏误解。近日,经执法人员调解,考虑台面材质不假、垫板问题不大,小苏同意继续用,店方赔1800元,橱柜质保程序不变。
避免纠纷,每道程序不能含糊
记者了解到,市区橱柜市场台面毛坯板多用亚克力、石英石。前者质地软、好加工、易裂纹,接合面缝隙几乎看不出;后者质地硬、难加工、不易裂,表面接缝和过渡圆弧、圆角明显。在保证柜体质量前提下,台面保质应注意以下常识。
从店方看,一要如实说明真情。应说明台面原料材质、来源、加工及合作商水平,相应实情写入“订单”。二要选好合作伙伴。多方考察台面合作商,全面介绍橱柜工厂工艺。书面合同中,要写明原料供应渠道、加工工艺、验收程序、违约责任。三要依照标准验收。台面组装时,店方应依照标准,全程核验,当场纠正。
从合作商看,要树立“品牌”制胜理念,全面掌握橱柜工厂工艺,从测量、设计、切割、组装至检查,尤其像过渡圆弧、圆角弧度、表面缝隙、支撑垫板等类工艺,均要依序操作。
工商执法人员介绍,柜体、台面是橱柜两大部件,一笔生意成交,涉及推销、签约、加工、组装多个环节,品质和服务不能含糊半点。从买方看,要货比三家,依照合同,多看多问。像本案中的小苏多长心眼,就少损失1800元,该笔钱或许是合作商应得利润。可见做生意时,糊弄别人,就要付出代价。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实习生张弛)家住栖霞中桥燕地村的张桂珍女士最近犯愁,儿子小柯(化名)在栖霞二中上学,今年高考考了600分,已被青岛大学通讯工程专业录取。这...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