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户正在拉网收鱼稻田里爬着螃蟹,农民们说,这种蟹吃虫、食草,省了打药的钱,既收稻米又收水产,有两份收入;昔日荒弃的涝洼地里,鱼虾一网网地打上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抢着排队收购。节日来临,鱼虾螃蟹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为市民探究这些美味是如何走上我们餐桌的,9月17日,记者探访高青县水产养殖基地,在常家镇和芦湖街道办事处两个蟹鱼养殖厂,见识了稻田里养蟹和涝洼地产鱼虾的美景。我们餐桌上的鱼蟹,原来跟生态农业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百余亩稻田里养着生态螃蟹
“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稻香清风醉人意,月娥出宫人团圆。”以往生活在南方的稻田蟹,今年9月在高青县成为抢手的中秋美味。
9月17日上午11点20分,记者赶到高青县常家镇农凯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50亩试验田。为何要引进稻田蟹?高青县水产局副局长樊国平介绍,高青是产稻大县,稻田养蟹就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种养殖技术和生态农业模式。基地建成后,预计亩产水稻500公斤,河蟹25—30公斤,稻、蟹收入5000元左右。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蟹子还能吃掉浮游生物,防治虫害,其粪便又可肥田,达到少施肥、不用药、省工、增产的功效,有效地保障了稻米的绿色、有机品质。而水稻又能给河蟹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河蟹的生长。”樊国平说。
废洼地变鱼塘鱼虾畅销全国
“你看这塘里的宝贝可不少,鲢鱼、鲤鱼、南非大对虾都有。这水塘原来是废旧涝洼地,上面还种着棉花,这种鱼塘全县有3000多亩呢。”在高青县芦湖街道办事处所属的东湖养殖场,樊国平指着水面对着记者说。
据了解,高青县的低洼盐碱地土质绝大多数属于水溶性盐土,特性是随水而来,随水而去。为了让低洼荒碱地变废为宝,高青县采取“一池一台”模式,通过挖池抬田,取出的土方填高另一部分洼地,使其达到临界深度,挖出的池塘养鱼,造出的土地种植,池下养鱼,池上植果树、粮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态立体化种植不仅让农民大大增收,而且这里的鱼塘也成了淄博市民的水产养殖基地。
东湖养殖场经理李宗国养殖水产多年,现有3个水塘。临近中秋,又是鱼虾盛产的时节,很多市民都直接开车来等着拉货,水塘边不一会就停满了车。“我这鱼虾新鲜,青岛、烟台、威海的客户都来买,还有不少江苏客户打电话来订货,今年水产丰收,货都订不上。”说话间,李宗国已经和同伴们拉起了渔网,活蹦乱跳的鱼儿不时蹦出水面,水塘里生机无限。
(文/图晚报记者董振霞孙艳芹通讯员李峰李延波)
新闻推荐
失控咬舌票根救命 一男子8日在长途站突发癫痫危急时刻车站工作人员将票根塞进他嘴中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