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智
“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过节了,希望爸爸妈妈在外面身体健康,常回家看看。”9月19日,在级索镇西孔村,年仅13岁的邵光耀说出了自己的中秋祝福。中秋节当日,在该村“阳光小屋”里,“第一书记”郑芳芳陪近10名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别样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日,在级索镇西孔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郑芳芳心里充满了思念,“我们村里的留守儿童特别多,不少孩子的父母过节赶不回来,我想陪孩子们过个节。”郑芳芳说,西孔村是个比较特殊的村庄,因为靠近矿区,所以村里的耕地大都出现了塌陷,因此,很多村民没有地种,被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也正因为如此,村里的留守儿童比较多,佳节来临,让郑芳芳牵挂不已。
当日上午10时许,郑芳芳带着早已买好的零食、牛奶、蛋糕等物品来到村委会二楼的“阳光小屋”里,孔祥彪、孔越、邱冉等孩子正在安静地阅读书籍。“孩子们,中秋节到了,阿姨准备了礼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你们能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刚一进门,郑芳芳就对孩子们亲切地说道。见到郑芳芳前来,孩子们变得活泼起来,“谢谢您,带了那么多好吃的。”“阿姨,中秋节快乐!”
15岁的邵光阳今年上初三,他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远在青岛打工,平日里很少回家,今年中秋节也没时间回来。“今天能够吃到这么甜蜜的蛋糕,我觉得特别难忘,谢谢郑阿姨陪我们过节。”邵光阳懂事地说,佳节来临,他也想为父母送上祝福,祝他们中秋快乐。
活动间隙,郑芳芳告诉记者,“阳光小屋”是她经过缜密筹备,在团市委的支持下,耗时半年多建成的,专门针对西孔村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沟通的平台。“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志愿者和义工来这里和孩子们交流,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郑芳芳如是说。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