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关雪垠
“咱去饭店吃饭,能让带酒吗?”“凭什么不让自带酒水?饭费我们一分不差他们的。”11月8日晚上,市民王林准备和家人到一家庭饭店就餐,在出门之前,就能不能自带酒水的问题争论不休。最终,王林带着白酒到饭店就餐时,饭店店员进行了“温馨提示”,本饭店不让自带酒水。到饭店吃饭能不能自带酒水?饭店拒绝自带酒水合不合法?这是许多市民困惑的问题。
“暗地里”拒绝自带
“以前贴着的‘顾客谢绝自带酒水\’的标语都不让粘了。”正阳路一饭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区里有关部门经常到饭店进行检查,明令禁止不许张贴拒绝自带酒水的类似条幅,所以明面上看起来客人可以自带酒水,可还有一些饭店“暗地里”使出各种招数禁止自带。
招数一:加收服务费
市民刘梦打算明年五月份结婚,想在丝绸路上一家饭店订婚宴。“我对她们的婚宴大厅布置和菜品样式、质量都挺满意的,没想到还要加什么服务费。”刘梦说,她准备预约时,饭店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婚宴自带酒水的话,每桌要加30元的服务费。这让刘梦觉得有些不合理。“我们已经定了婚宴,婚宴的价格肯定就包含了服务员的服务费,自带的酒水都是宾客自己倒,凭什么还要双重加收服务费?”刘梦对此表示不解,于是她到其他饭店进行咨询,发现婚宴如自带酒水普遍加收服务费。
招数二:服务不及时
“你这菜能不能快点啊?后来的都比我们先上菜了。”近日,市民刘亮亮和三个朋友到机场路上一“农家乐”饭店就餐时,等了半个小时,桌子上才上了两道菜,他着急地催促起来。“嗯,我已经催了厨房了。”收银人员头也不抬地回答着。刘亮亮说,他曾两次到该饭店就餐,服务态度热情,上菜也很及时。这次朋友从东北来拿了两瓶当地特产白酒,所以拎着酒就来了,没点饭店里的酒。饭店人员看了看他们手上的酒,没说什么,服务态度却变差了。
招数三:声明拒绝自带
“我们饭店不让自带酒水。”家住灯塔生活区的王萌打电话给电厂路西段一饭店订餐时,询问了可否自带酒水,工作人员果断地答复。“为什么不能自带?”王萌问。“饭店要做生意啊。”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说。
虽然不能粘贴“拒绝自带酒水”,但部分饭店却在顾客就餐前声明不能自带酒水。记者在团购网上看到,许多饭店在“购买须知”里标明:“酒水、饮料等问题请咨询商家,以商家反馈信息为准”。记者拨打了5家饭店的电话,有三家声明不能自带酒水。
拒绝自带,酒店有理由
为何众多饭店不让自带?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一般的大酒店给消费者所提供的食品和酒水都是通过了国家的质量标准,而消费者自己带来的酒水,并没有通过任何检验,一旦发生问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商家肯定是有理说不清。”酒店负责人李锋告诉记者,酒店不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其实也是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还有酒店认为,装修材料、酒具器皿、人员服务都是成本投入,如果消费者都选择自带酒水,酒店的投入成本就不能得到保障。另外,消费者自带酒水后给酒店增加了很多垃圾,也给酒店的服务员增大了劳动量,这些都不可能是免费的。
然而,归根结底,酒水利润惊人才是酒家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的根本原因。记者走法发现,一瓶罐装可乐超市卖2元一瓶,饭店要4到6元一瓶;一瓶青岛啤酒,超市里卖3元一瓶,饭店就要买到5元以上;一瓶扳倒井白酒,超市里30多元,酒店就要50元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按照餐饮行业的毛利率,酒水的利润占到大头,在30%左右,比菜品的利润要高。
禁止自带不合法
究竟自带酒水合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餐厅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的规定是不合法的。法律法规显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餐厅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的规定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这项权利,并且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强迫消费者接受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的权利。餐厅以这种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是无效的。
如果顾客遇到酒店拒绝自带酒水的情况,可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进行咨询投诉。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