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龙街道办事处前海庄村,有个“海宝皮毛店”,里面挂满了各种款式的紫、黑、白、绿色貂皮大衣,随着天气转冷,吸引了不少顾客光顾。店老板是前海庄村养貂大户宋清军,店内出售的貂皮大衣都是用他们合作社养殖的水貂精制而成的。
早在2001年,宋清军就开始养貂,起初养殖了28头种貂,年收入仅2000元。他依靠老营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吃苦耐劳,持续增加投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已经发展到养貂3000头,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养貂初步成功后,宋清军发现养貂用的配套设施很缺乏,于是他摸索着制作养殖设施。凭借着多年养殖经验,他量体裁衣,试着制作不同规格的笼子。与此同时,他还从养貂用的水槽、食槽、饲料加工工具开始,制作水貂的养殖配件。如今,他生产的设备已为我市40多个养貂场使用,不仅打开了本地市场,甚至周边县市的养殖户也慕名找到他购买,仅生产养貂设备可为他带来20多万元的年收入。
随着养貂规模的不断扩大,宋清军成立了海宝动物养殖合作社。不仅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还带动村里其他人养貂加入合作社。他既给社员们提供养殖经验和销售渠道,又当起貂皮销售经纪人,帮助养貂户卖貂皮。在前海庄村,养水貂已不仅仅是村民改善生活的副业,现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养貂业的快速发展,我市貂皮市场进入半饱和状态。怎样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顺势发展呢?宋清军决定到河北貂皮集散地、貂皮制衣生产厂考察市场。逐渐地他有了新思路——把貂皮制作成大衣出售。从开始的把积压的五六万张貂皮运到河北,由貂皮制衣厂制成貂皮大衣,再运回青岛销售。到现在,宋清军成立了自己的皮草专卖店,在去河北加工貂皮之外,他直接请来有30年裁剪经验的师傅制作貂皮大衣,已设计制作50多种式样。一些顾客也陆续到店里选择喜欢的皮草,直接进行量体加工定做。
拥有十几年水貂养殖经验的宋清军,最终走出了一条从养殖到制作、销售的产业化道路。眼下,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打造“海宝”自主品牌,让更多的人穿上“海宝”品牌的貂皮大衣。
(陈凯 刘泽秀)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