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龙集团收购的拉图拉甘酒庄
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
中国资本境外投资
收购等投资活动各类实物资产投入无形资产投入
金融资产投入
2013年下半年,大量的海外投资行为,让外国媒体将聚光灯打到中国私人资本的身上。境外投资的形式十分广泛,如股票、债券、信托凭证等金融资产的投入,各类实物资产的投入以及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还包括收购、合并、参股、增资扩股等投资活动。
国人赴美买房年花百亿美元
成为该国房市第二大海外买家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最新报告显示,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中国人于一年时间内在美购房的总价值达123亿美元,占当年外国人在美购房总额的18%,成为美国房市中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外国买家。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国人在美购房投入为74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拿下纽约地标建筑
美国《华尔街日报》2013年12月19日报道称,中国民营企业复星国际12月18日以7.25亿美元收购位于曼哈顿下城的60层写字楼——— 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这是2013年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正对美联储,毗邻AIG大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所在的位置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可谓是黄金地段。作为洛克菲勒家族两栋地标性建筑之一,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由大卫·洛克菲勒本人亲自选择地段兴建。该广场自1961年竣工以来,从未转手过,一直为摩根大通所用。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2009年被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授予“纽约市地标建筑”的称号。
伴随着复星国际从摩根大通手中进行的高调收购,这座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在2013年末,归于中国私人资本的囊中。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复星国际高层人士表示,复星国际一直在寻求包括现有和正在开发建设之中的楼宇在内的写字楼、酒店和公寓等领域的其他投资。
该高层人士希望这项收购能让更多优秀的中国公司进驻到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作为长期投资者,公司对曼哈顿下城区的前景十分乐观。
据悉,复星国际是在对美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长达4年的考察后,才进行了此次收购。负责此次交易的房地产经纪人黛西·斯达康称,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是2013年8月开始挂牌出售,刚挂牌,复星国际就表示有兴趣进行购买。“对方说,我们随时准备竞拍纽约的写字楼。”黛西透露说:“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纽约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我们正招待来自亚洲、加拿大和南美等地的许多团体,这些人正等候时机进军纽约市。”
伦敦地产商盼中国投资者置业
据报道,由于英国经济发展停滞,民众在投资房产方面态度较往年更为谨慎。自2013年初,多家伦敦房地产开发商就将目光瞄向了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成为了他们的新目标。
在房产商班瑞特看来,中国投资者们在房地产投资问题上同样谨慎,绝不“走马观花”,而是锁定目标后即刻出手。
去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伦敦地产推广活动上,班瑞特看到中国个人投资者对伦敦房产的热情。“我们展示的是位于伦敦维多利亚街的一处高档住宅项目。”班瑞特表示,“他们很认真地做笔记,讨论,对各种房产进行评估。”
很多人当场就与地产商或中介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定金,甚至有人当场就交付了房子的首付款。媒体称,亚洲地区的高房价和汇率变化让生活富裕起来的亚洲投资者更渴望投资购买海外的地产。
选择伦敦房地产的亚洲购买人中,很大的一个决定因素是教育投资。此外,作为国际化金融都市,便利的交通、对海外投资者优惠的税收制度也是吸引他们的原因。而目前,英镑的缩水让更多的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买家可以以相对以往更低廉的成本获得房产。
中国投资者获赞钱多人精明
美国媒体称,虽然富有的海外买家在任何市场都容易被视为“人傻钱多”,但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看来是经过精心盘算的。
对于中国投资者2013年不断地在全球最重要城市购买房地产的行为,全球商业和经济趋势分析公司荣鼎集团研究人员蒂洛·赫恩曼表示,在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投资者把目光放到了一些海外市场的房地产上,这些市场规模比较大且稳定,比如纽约或其他大城市。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自2004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的海外并购数量一直稳步增长。2013年迄今为止共完成交易238笔,金额243亿美元。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中国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的行为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私人资本的海外投资目前看上去更为合理。《经济学人》指出,中国投资者小心谨慎地选择投资,努力在交易中保持公平,“不会让交易在眼泪中结束”。
中国富商争相投资波尔多
5年买下60家酒庄
李莉娟最近很忙碌。记者给她打电话时,她正在香港和一个客户谈去波尔多看酒庄的事情,新年都没有休息。
身为佳士得旗下一个专门从事波尔多地区酒庄和葡萄园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中国市场总监,年轻的李莉娟忙碌的背后,是一个越来越热闹的市场:波尔多的酒庄,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庄主”。据报道,自从2008年青岛海龙集团买下占地60公顷的波尔多拉图拉甘酒庄之后,过去五年间中国人已经买下了60家左右的波尔多酒庄。
收购
千万欧元买下中级酒庄
波尔多著名的两海之间(加伦河和多尔多涅河)有一个环境优美的广阔庄园:大慕爱酒庄。这座两海之间的“睡美人”,2012年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宁夏红集团总裁张金山。
自从2008年青岛海龙集团买下占地60公顷的波尔多拉图拉甘酒庄之后,过去五年间中国人已经买下了60家左右的波尔多酒庄。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成交价格来讲,收购大慕爱酒庄都是其中的大手笔:酒庄占地面积170多公顷(约2600亩),成交价格1000万欧元。
张金山对记者介绍,大慕爱酒庄曾多次易主,2012年,张金山最终以1000万欧元的价格,成功地说服了原主人将酒庄购得。在中国人买下的波尔多酒庄中,这个价格在公开的资料中已经位列前三名。
最令张金山看重的,是“这个酒庄在1874年就被评为法国的中级酒庄。”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在波尔多的市场上,带级别的酒庄几乎很少被出售。在李莉娟看来,注重酒庄的品质,则反映了中国买家在几年的市场历练中已经趋于理性和成熟。
投资
酒庄便宜名人也出手
据介绍,尽管“中国庄主”们还只是少数,但他们已然成为葡萄酒业的热门话题。购买酒庄的客户,一些是本就从事相关行业的大企业,如中粮集团、鲁商集团、宁夏红集团,收购扩展了企业的产业链;另一些则不乏一些个人买家,购下较小的酒庄作为一种投资。
李莉娟说,“购买酒庄的中国客户中,很多是香港人。因为同样的价格,在香港只能买到一套公寓,而在波尔多可以买到一个庄园,价值也比较稳定。”影星赵薇夫妇也在2011年底以400万欧元买下了波尔多地区的梦洛酒庄。
李莉娟表示,中国买家对波尔多的热情,一个原因是波尔多酒庄现在的价格处在低位。此外,在世界葡萄酒之都波尔多拥有一家酒庄,也会被视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李莉娟强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投资酒庄。“酒庄每年都在产酒,每年的生产成本、投资都在增加,如果没有销售渠道,将是很难的。”
经营
在法国做事“急不来”
买下酒庄的同时,买家们还希望能够更多元地开发酒庄。李莉娟表示,“有的客户会在酒庄里修建跑马场、高尔夫球场等等。”张金山则希望对酒庄进行改造,发展高端旅游项目,吸引中国游客前来享受城
堡文化与红酒文化。
问及这两年的“庄主”心得,张金山坦言,在法国做事情,“急不来。”“买下酒庄,只是一个开始。”张金山说,他也遭遇了因为文化不同国情不同带来的冲突。“法国人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懒洋洋的,这当然并不是他们个性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给他们的一种保护所致。”
尽管旅游项目的开发进展比较慢,但张金山仍然认为,购买酒庄是“值得的”。“收购之后酒庄成为了我们的子公司,(和国内的)技术和文化交流方面就更为通畅;对于企业的国际化,不管是在理念还是在技术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争议
法国客户最怕华商砍价
自从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波尔多红酒在欧盟以外最大的市场。每年中国市场进口的波尔多红酒稳定在7000万瓶左右。
随着波尔多“中国庄主”的增加,一些担忧也开始出现。在一些法国媒体上,“中国商人占领波尔多”这样的说法屡见不鲜。波尔多人欢迎这些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吗?
“政府方面来说,是非常欢迎的。”张金山说,“因为酒庄如果卖不出去,就会有人失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酒庄破产吧?”
李莉娟则表示,她有一些客户表示不希望将酒庄卖给中国买家,但那只是因为华商“爱砍价”。“法国客户报价的时候,议价区间并不大,也就10%到30%左右,而中国客户可能会砍下一半,这令法国人觉得震惊。”
就普通人而言,李莉娟认为,他们并不会因为酒庄卖给中国人而感到抵触。“普通人只会担心,自己喝不到以前喜欢的葡萄酒了。”李莉娟还建议中国买家在买下酒庄之后,尽量保留之前在欧洲的批发渠道,不要失掉自己的欧洲客户。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周芳)近日,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国有银行综合理财能力表现优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综合排名列前三甲。此外,有7家城商行...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