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磊实习生侯月)
本报讯(记者 韩磊 实习生 侯月)
利用曾在文化市场打工了解书画行情的便利,冯某竟冒充省内美术馆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以帮书画家开办展览为名,诈骗六人的八幅作品,获利一万多元。近日,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冯某被历下警方刑拘。
二次索画露出马脚
2013年12月中旬,省城颇有名气的画家王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赵鹏,是青岛一美术馆工作人员,并称他们正在举办迎春画展,想向王先生约稿。赵某告诉王先生,画展结束后,美术馆会退还原稿并支付一定稿费。
对此,王先生信以为真,并答应对方交画。“因为之前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并没有考虑太多。”王先生告诉记者。
让王先生意外的是,2013年12月25日赵鹏取画后,又再度联系了王先生,说自己不慎将画作丢失,希望他能再画一幅。王先生在电话里表示了同意,但与家人商量后,王先生怀疑遇到了骗子,连忙向历下公安分局科院路派出所报警。
2013年12月26日,当赵鹏再次上门取画时,被民警当场抓获。
为赚钱专骗名家名画
面对民警的审讯,赵鹏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了解,赵鹏真名冯某,今年二十多岁,德州人,初中肄业后,一直以打工为生。冯某经常在文化市场附近替人跑腿或是联络买方卖方,一来二往,不仅对省城的一些书画名家有了一定了解,还掌握了其书画作品的市场行情。
2013年初开始,冯某考虑到挣钱少,自己日常花销又比较大,便多方寻找“挣大钱、挣快钱”的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冯某在网上看到一则“画家被人以约稿展出的名义骗走过作品”的案例,觉得自己在文化市场打工多年,作案有一定的便利。在网上进一步了解之后,冯某为自己找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打着美术馆或是艺术交流中心的名义,以约稿展出的名义联系书画家,取画后转手获利。2013年3月,冯某冒充省内一艺术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用伪造的官方邀请函以举办书画作品展、展后退稿的名义骗走张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转手获利两千元。尝到甜头的冯某,开始在行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电话即能辨别真伪
警方透露,2013年3月至今,冯某冒充省内多家艺术单位的工作人员骗走了省内六位书画名家的八幅作品,共转手获利一万余元。而骗来的钱,基本都被冯某用于自己和家人的日常开销了。“其实冯某的骗术很简单,而戳穿他的骗术更简单。”孙晓鹏说,“青岛这家美术馆不仅没有举办类似的画展,也没有赵鹏这个人,受骗人只需给美术馆打一个电话问问就能拆穿骗术。”民警提醒,书画家或是其家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单位名称,先利用114查号台获知电话,询问一下是否有此类活动或是此人,即能判断真假,不能光听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
新闻推荐
检察机关严查“11·22”爆炸事故背后失职渎职6人涉嫌玩忽职守被立案侦查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1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中,检察机关已对6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截至...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