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树木绿意盎然,崭新的垃圾箱摆放有序……这是目前德州市农村的真实写照。
德州市以两区同建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环保 “双百工程” (在全市建设百家乡镇社区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设施和百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抓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上马畜禽污染改善工程,绘就一幅幅现代乡村的美丽画卷。
构筑城乡环卫一体化,破解“垃圾围村”难题
一直以来,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重心在城市,“垃圾围村”成为不少村庄的痼疾。鉴于此,德州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平原县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截至目前,平原县的恩城、王杲铺等6个乡镇已经建成垃圾转运站,转运站采用移动式和水平式两种工艺,日处理垃圾能力 360吨,能覆盖周围6公里区域。同时,平原县按照每100户村民1名保洁员、每30户1个垃圾箱、每20至30个村1辆收集车的标准,配备了保洁车681个、垃圾箱2158个、垃圾收集车69辆、转运专用车6辆。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全县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良好愿望和迫切要求。 ”平原县副县长杨传智说。
建设污水处理厂,农村告别污水横流
厂区整洁干净,花圃设计别致,指示牌清晰有序,如果不是指示牌上的提示内容,很难想象这是一座位于乡镇上的污水处理厂。
“目前,林子镇污水处理厂不仅高标准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任务,而且高质量完成了厂区绿化、道路硬化、池体粉刷等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3月20日,项目负责人、临邑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基建部主任刘长峰说。
林子镇污水处理厂是国家 “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总投资4093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万吨,是目前德州市在建乡镇污水处理厂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项目。项目设计出水水质为一级A排放标准,年可削减COD总量1350.5吨、氨氮总量91.2吨。该项目可解决林子镇苗圃庵社区、林子社区、郝家社区、曹寨社区和两所中学以及将来建设的火车站片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污水横流将成为历史。
上马沼气项目,养殖场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月18日,青岛天人公司的技术员来到夏津白马湖畜禽养殖场,调试沼气设备。
据介绍,去年,该养殖场投资804万元对猪舍进行了改造,并建设了4个沼液池、2个集污池。养殖场每天产生的50至80立方米的粪污直接进入集污池,混合均匀后抽至沼气罐内,经厌氧发酵制成沼气。沼气可用于养殖场猪舍照明、取暖等,沼液经沼液池暂存后直接还田,沼渣经固液分离后制成有机肥,形成“养殖—粪便资源化—种植业”的良性循环系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每年为养殖场节约用煤用电成本20多万元。□文/图本报记者 李智群 郑东岩 本报通讯员 郭本芳 赵晶 刘磊
新闻推荐
●2001年5月,第一栋CL体系示范工程在山东青岛市错埠岭小区竣工。●2005年6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2007年3月,山东省建设厅重新修订并颁布了《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201...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