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敏,没有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却深深地迷上了书法,毕业后为圆书法梦,拜我市名家为师,后辞职下海淘得第一桶金,终因放不下对书画的热爱,又投资文化产业,成立了我市第一家私人画廊——名人画廊……
他是“校园才子”
孩提时,赵启敏就表现出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一面。他从小喜欢书法,梦想做一个书画家。他写得一手好字,以致于每到学期结束,老师都会让他代笔写全班同学的评语。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又迷上了画画,虽没受名师指点,但他临摹了不少名家作品,上高中以后,终因学习时间紧张,才放弃比较耗时的画画转学用时比较短的书法,“人一旦迷上了什么东西,就会挤出时间去练。”整个高中阶段,他认真地看书临帖了三年,而且越写越好,连续两年在当时的全县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除了书画的爱好,赵启敏还爱好笛子、口琴等乐器,可谓“校园才子”,颇得同学羡慕和追捧。
念念不忘书法
1988年,赵启敏就业在我市交警大队,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没有时间练习书法,也没有地方摆文房笔墨。他几乎没有机会写字,就跟丢了什么一样难受。直到199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我市书画家毕和生,遂拜他为师,专注地练起了书法。直到三年后,他辞职下海,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青岛鸿运捷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一边研究业务,一边联系工程。虽然书法和装饰艺术是不分家的,但繁忙的事务让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书法爱好。在公司逐渐走上正轨后,书画界诸多朋友的创作生活让他很是羡慕。2001年,经不住书法的巨大诱惑,他又“重操旧业”,拿起了久违了的毛笔。隔三差五地写写自己心中的语言,“就跟与老朋友聊天一样,有种重逢的喜悦。”赵启敏如是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投资文化产业
虽然偶尔写写,众多的事务让赵启敏的文化创作之路不能持续,但是,他心中的梦想从未破灭。期间,爱好书法的他与我市的众多书画爱好者成为好朋友,这个圈子内只要有什么笔会、展览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就是不写,他也会去参观、捧场或者出资赞助。2004年,他和与耿孝宗等几位书画界的朋友一起筹建成立了我市南阜书画研究院。为庆祝研究院的成立,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全国名人邀请展,众多省内外知名书画家来我市参展并进行即兴创作,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同时还塑造了高凤翰半身铜像以示纪念。
2013年6月,赵启敏在位于新源购物广场东侧的新向阳广场三楼上,将他的童心园儿童世界辟出一个大房间,成立了我市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私人画廊——名人画廊。“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通过举办展览让书画家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市民能够有一个更多地近距离接触高水平书画作品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引导市民的文化品位。”画廊成立半年来,已经承办了三次书画展,吸引了上千人次前来参观。“2014年,最起码会有七八次展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高了,很多人带孩子来参观,带孩子看画展比带孩子逛商场要好得多。”赵启敏对画廊的前景充满信心:“画廊的网站正在建设中,我们将利用网站搭建平台推介名人书画、文化人物、优秀作品等内容,而且下半年,我们将把我市的书画和瓷器、紫砂壶结合起来,制作一些系列文化产品。”
“都说文化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是这个产业却很难做,难在它需要给市民一个逐步的认识过程,好处是我市的书画水平达到全国一流,这是很难得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现在我们把文化产业和童心园儿童世界一起来做,海底世界、钓鱼池、沙堡、赛车等多项儿童娱乐设施,可给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娱乐环境;画廊则可以给孩子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的感染。”赵启敏直言创业的艰难和心中的梦想。
(李燕)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