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看教育实践活动,最怕的是形式主义,最盼的是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直面问题,不回避隐瞒、避重就轻,不穿靴戴帽、虚晃一枪。在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张德平书记就各层面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摆,特别是就市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刻剖析,这就是直面问题的政治胸怀。全市上下要以此为导向和榜样,切实将问题导向贯彻始终。
直面问题,就要自觉消除思想顾虑。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在群众眼皮子底下开展,群众的期望值也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更严的标准、更严的措施、更严的纪律,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抓实抓好。就目前情况看,我市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充满信心、充满期待,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还没有跟上,有的对“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有的认为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有的担心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工作,有的对活动成效信心不足。这些思想顾虑和认识偏差,都是思想认识不合拍的表现。我们要正视问题,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消除疑虑心态、观望心理、应付思想和畏难情绪,以高昂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直面问题,就要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党员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能否直面问题,就看工作作风状况有没有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有没有进一步和谐,“四风”问题是不是得到了解决。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转变工作作风,诚心诚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改起,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解决,小有小改,大有大改,抓一件成一件,集小胜为大胜,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直面问题,还要建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作风问题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往往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首先要建立发现问题的长效机制,既要按照上级党委和市委的要求经常“照镜子”,加强自警自醒,又要深入群众中间,从民意民声中收集为政得失和干部党员身上的作风问题。其次,我们要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着眼,边实践边总结,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抓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治理源头。同时边解决问题,边总结经验,边摸索规律,努力把在解决突出问题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变成长效机制,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变成全力打造青岛北部新城、加快向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迈进的宝贵财富。(本报评论员)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