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落户胶东办事处,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胶东的发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胶东办事处今年有什么新动作?记者采访了胶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宗江。
记者:胶东国际机场是目前各大新闻媒体的热门词汇。作为青岛“三城联动”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胶东的发展如何定位?
张宗江:胶东国际机场的落户,开启了胶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篇章。胶东办事处将围绕全市“转型创新,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青岛北部新城”的奋斗主题,以“大项目观、环保观、民生观”为指导,实施“空港带动、拥河发展、产城共建”三大战略,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航空智慧新城。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记者:胶东国际机场的落户,将全面改写胶东的发展布局。胶东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张宗江:北部的国际机场和高铁客运新站,东部的大沽河,南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了胶东发展的“金三角”。我们立足这些优势,结合实际,提出了“三区一带”的四大发展板块。“三区”即:国际航空区、通用航空产业区、商务居住区。在站前大道以东、大沽河以西,发展国际航空区;在站前大道以西,胶平路以东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区;胶济铁路货运线以南,兰州东路以北,发展商务居住区;“一带”就是大沽河生态旅游带。发挥靠近机场、商务居住区和少海的优势,规划建设民俗文化度假区、购物餐饮区、历史文化区,沿大沽河发展生态旅游。
记者:项目建设一直是全市重点的工作,胶东的项目建设多年来也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今年,胶东在项目建设上有什么新动作?
张宗江:项目建设是胶东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通过招大引强、转向转型、园区整合“三套马车”加快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招大引强,培育产业龙头。瞄准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定向招商,推进凯智威国际物流、西班牙FCC等7个内资过十亿、外资过亿美元在谈项目,加快鲁发国际冷链物流、万祺机械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腾笼换鸟,加快产业转型。淘汰一批高能耗、有污染的低层次项目,腾笼换鸟,招引落户符合胶东产业规划的航空物流、精密制造项目;整合园区,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台湾工业园、店口工业园、辣椒贸易加工区、原阜安二园的整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高园区大项目承载能力。
记者:乡村文明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胶东今年在乡村文明建设上有什么亮点?
张宗江:按照“环境优美、风景秀美、生活甜美、村风和美”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把乡村文明建设细化为“五星”美丽村庄创建活动的五个部分。通过“洁净之星”,解决村庄的垃圾收集清运和生活污水问题;通过“绿色之星”,解决村庄的绿化、美化问题;通过“平安之星”,解决村庄的治安、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问题;通过“保障之星”,解决村庄的养老、医疗和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通过“尚德之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传统美德。办事处统一出资聘请“五员”524名,投资2100万元解决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初步建立起乡村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下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五星”美丽村庄建设,走村庄产业、景观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建立责任、考核、奖惩一体化的长效推进机制,让“五星”美丽村庄延展成片,群“星”灿烂,成为胶州乡村文明建设的一条风景线。
(刘民军)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