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市建设局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群众当做自己的朋友、亲人,不断规范窗口管理,强化文明服务,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最实在的行动为企业除难解困,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了前来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的交口好评。
说文明语
拉近距离
“‘您请讲\’、‘对不起,请稍等\’、‘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暂时没有人来办理业务,市建设局工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仉志静利用这个小空档,仔细研读起不久前发到手的《文明服务规范用语50宜与50忌》。
据悉,市建设局梳理征集的服务对象最反感、最不愿听到的50条“忌语”以及文明服务规范用语50条,下发各窗口服务单位,并制作标牌在醒目位置悬挂。倡导说文明语、为企业服务好“最后一公里”,从而,推进干部职工队伍工作作风的转变。深入治理“庸懒散瞒慢淡”等不良行为,“明察暗访”对文明行为和服务态度进行督查,在全局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以一流的作风营造一流的环境,让每一名城建人都成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形象代言人。立足本职岗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打造高效文明的办公环境,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群众利益着想。该局还实行“一信一栏一网一讯”,即设立局长信箱、在建筑工地设置公示栏、建立问政网络、开通“短讯通”平台,注重多形式与公众互动交流,扩大服务“最后一公里”范围,广开渠道、广纳良言,畅通舆情收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来建设局的窗口单位办理业务真的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刚才我来了解办理施工许可等开工手续都需要哪些材料的时候,咱们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给我解释了好几遍,怕我弄不清楚还送了一张办理流程明白纸,一目了然,省得我再跑腿了。”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项目的工作人员孙时超由衷的说。
“窗口单位,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就是群众,一言一行,代表着建设主管部门的形象,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换位思考,用真情服务企业,用文明话语温暖人心。”市建设局负责人如是说。
真情服务
赢得赞许
“这下项目可以顺利融资了!”拿到刚刚办好的施工许可手续,首胜实业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杨芙蓉如释重负。据杨经理介绍,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项目融资需要,急需施工许可证,按常规办理流程需要约一个月,可是,市建设局特事特办,按照“告知承诺制度”,从收件到办理完结仅用了不到48小时。“真是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呀!”杨经理感激的说。
不设“栅栏”,不加“门槛”,只给企业“铺台阶”。建设局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坚持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方法,科学梳理了一批事关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和执法事项,使符合要求的所有项目都享受到了“法定程序绝不精简,人为效率提到最高”的规范服务。审批事项中有工作交叉和重叠的环节进行合并,“串联”改为“并联”,优化办事程序,再造业务流程。经估算,“瘦身”后的审批事项与环节压减30%以上,项目办理时限提速70%以上。
该局进驻市行政服务大厅的窗口单位有10个,他们创新性的在原来A、B角岗位制的基础上增加了C角岗位,“A+B+C”审批全角转换,实现一岗精、岗岗通。凡属该局审批服务权限内的事项,办事企业均可在服务中心内直接办理;开通了网上审批,局属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建设局窗口受理并办结各类行政许可、非许可事项731件,实现零差错、零积压、零投诉。(徐莉 史群)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