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9日,全国公路自行车顶级赛事“相约青岛母亲河——大沽河”2014年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胶州站)将在我市举行。至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水清、岸阔、路平、树绿的大沽河畔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为这座现代化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体育魅力。
近年来,我市密集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为民、求变、务实的跨越发展之路。
科学规划体育发展格局
“赛”的是“为民”情怀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市委、市政府把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纳入社会发展总规划,围绕“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建设,立足市民不断增长的运动需求,优化全市体育运动环境,真正体现为民、亲民、利民、乐民。
——打造体育运动两大阵地。投资6亿元在新城区新建体育中心,包括室外体育场、室内游泳馆、综合体育馆,打造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体育主题公园。投资1725万元改造老城区体育场,打造南北呼应的两大全民健身阵地。
——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突出学校、镇处、社区三个重点,加大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建设。2013年,累计投入1100万元,新建和改造健身路径120多套,新建篮球、排球场地28个,新修建塑胶田径场地、体育健身广场和公园20处,新配大量体育器材设备。目前,12个镇办全部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确保锻炼有去处,运动有场所。
——加强体育骨干培训。高度重视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2013年划拨专项资金30余万元,先后组织了足球、篮球、气功、健身操、武术等多个单项运动协会的裁判培训,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村体育骨干170多名,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有力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积极打造品牌赛事
“赛”的是城市影响力和活力
2013年,我市成功组织了“国家级胶州开发区杯”201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吸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等各级媒体进行报道,实现了国家级赛事“零突破”。
2014年,又成功争取到了“相约青岛母亲河——大沽河”2014年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飞天梦 航空城”2014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两项国家级体育赛事的承办权。
随着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崛起和4F级胶东国际机场紧密筹建,配合全市打造青岛北部新城发展目标,我市实行开放体育发展战略,按照“开发体育资源、打造赛事品牌、带动群众体育、塑造开放形象”的原则,积极争取、精心筹备国家级体育赛事,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体育发展新模式。
自行车冠军赛的举办再一次为我市的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大大提升胶州体育品牌的知名度。“此次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我们探索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招商方式来推广和开发赛事,积极争取企业和商家参与赛事的宣传赞助,努力形成一个关注体育事业、支持体育工作、赞助体育比赛的企业群体。” 市教体局局长刘兴德告诉记者。
完善群体组织开展丰富活动
“赛”的是体育落脚点和归宿
一座国家级赛事纷至沓来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体育活力迸发的城市。
无论是在晨曦初露,还是华灯初上,无论是在体育广场,还是街头小巷,胶州大地遍布体育活动的身影。着眼于让体育成为惠及全市广大群众的健康工程、幸福工程、民生工程,我市不断加强群体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据了解,我市以26个体育单项协会、4个单项协会隶属机构、6家注册健身俱乐部、918个健身辅导站(点)、1387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为主要阵地,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育组织网络体系,按照“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小型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好符合地区特点、群众需求的品牌健身活动。
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组织登山节、象棋比赛、篮球比赛、老年体育五项联赛等群体活动达到58多次,开创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局面。
体育与城市在共生互动中相得益彰,激荡出城市新的动力之源和幸福之源。
(刘德刚 孙媚)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