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璐
鲁班,姓公输,名般,被称为我国建筑业的祖师爷。他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2009年5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在我市举办。本届文化节突出“走进墨子鲁班、感悟创新之源”这一主题,策划设计了新闻发布会、开幕式、祭墨大典、“走进墨子故里”全国名家书法展暨“三圣名言”书法展、钱文忠教授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来滕讲墨子、鲁班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墨子能工”杯职工技能大赛、“墨子故里—幸福滕州”历史文化生态游等十项主题活动。其中,祭墨大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公开祭祀墨子,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定出规制,给本届节会增添了新元素,注入了新活力。本届节会的成功举办是弘扬墨学,让墨学走向世界、走向大众的重大举措,是我市倾力打造墨子鲁班品牌的重大突破,对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在海外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教授王凯在墨学研究杂志中说,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崇拜,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传说和故事,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传说和故事。鲁班的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集体表象。木工使用的许多工具器械如刨子、铲子等都是鲁班发明的,而且这些工具都是木工的贴身伙伴。精巧实用的工具对木匠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借助于工具,可以让工匠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得到成倍的提高。直到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鲁班的一些发明依然在民间延续和使用。鲁班还有一些发明,表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对机械化、自动化的最初的理解和设想,开启了人们对科学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鲁班的一些设计运用的是天然之力,显然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市农机局政工科科长张允说:“鲁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鲁班,就要秉承他为民谋福祉、走进百姓、融入社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以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把我市打造成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基地,实现文化强市目标。”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