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高发、频发,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昨天,记者从李沧法院了解到,为解决这些未成年人的实际困难,李沧法院启动 “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18名“家庭成长伙伴”,获得了李沧法院颁发的聘书,通过培训就业、帮困服务等系列举措,对问题家庭实行监护干预,为未成年子女重续亲缘,帮助弱势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精神关爱,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去年1月,郭某驾驶机动车由北向南逆行,行驶至青岛市李沧区重庆中路西流庄附近时,将横过马路的男同学小崔撞伤,郭某负全部责任。15岁的小崔除身体受伤接受治疗外,还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沉默寡言、精神紧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小崔母亲情绪激动,心脏病突发,办案法官立即中止庭审,将她搀扶出法庭,在有医疗背景的陪审员指导下,给她服下速效救心丸,并努力稳定她的情绪。小崔母亲的精神也因此次交通事故遭受严重打击,并一直为孩子的情况感到焦虑。
办案法官发现这一问题后,与多名心理咨询师利用周末时间,对小崔开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经与小崔及其母亲交谈发现,小崔的系列心理问题与其母亲不当的教育方式、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将小崔与其母亲共同作为咨询对象,进行心理干预、行为矫正,施行家庭治疗。经过多次的“彩虹牌”、“沙盘”治疗,以及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小崔及其母亲的情绪得到缓和,小崔母亲认识到自己教育子女方式存在的问题,小崔也逐渐开始正常的生活学习。小崔母亲激动地说:“儿子现在已经结束中考,成绩还不错,应该能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据李沧法院法官介绍,小崔的问题是法官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时会经常遇到的情况。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会具有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由于父母感情破裂、监护缺失等原因,个别未成年人出现了心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失范。18名“家庭成长伙伴”有法官、有老师、还有心理辅导师。“我非常愿意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涉少案件家庭关系进行引导和修复。”志愿者青岛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校长解兵告诉记者。 (记者 原野 通讯员 姜鲁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主持人:我和老公结婚4年,孩子两岁。因为前段时间孩子没人带,我们就把婆婆从老家接过来了,本想让她帮帮我们,不想她真是越帮越忙,带不好孩子不说,自己还动不动就生病,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唉,我和老公都很...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