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晓报道
本报青岛讯9月21日,青岛市商务局发布《促外需扩内需稳增长政策措施》,青岛市将采取40条有效措施促外需、扩内需、稳增长,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0条”涵盖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简政放权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复制上海自贸区管理创新经验和学习国内地区先进做法等多个方面。
促外需方面出台措施17条,引导传统外贸企业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优势产能境外转移。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鼓励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和口岸执法单位“单一窗口”建设,支持各区市引进培育跨国经营总部型大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相关海关监管制度发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方式,联合建立“青岛市中小微外贸企业供应链服务平台”融资风险担保资金等。
在扩大内需方面,也推出了17条主要措施。流通、电商等成为关键词。主要包括:培育发展商贸企业主体,发展时尚消费聚集区和大众餐饮、特色餐饮,加快城市商贸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推动主辅业分离和个体户转企工作,推动总部商务和现代商贸流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示范区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等。
简政放权、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主要措施有3条,包括:下放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下放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审批、实施境外投资备案制并下放管理、下放外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权限到省级开发区,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对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建立全程跟踪服务制度。
该项政策还首次提出了打造“中国青岛”境外双向投资贸易合作平台、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三位一体”的外资准入行政许可办理体系、制定出台《省级以上开发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实施意见》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白晓本报通讯员陈星华市民可以直接在家门口购买到价廉物美的进口保税展示商品;企业在货物进出特殊监管区域时可先不缴税,事后统一纳税;申报进出境时,连合同、发票的电子...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