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届太博会,103个重点项目,2109.4亿元人民币、11亿美元、5亿欧元投资额。大项目纷纷入驻,大产业加速集聚,推动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更高起点上。
大项目抢滩落地,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作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德州市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知名客商。在第三届太博会上,宝雅新能源增程式汽车项目顺利签约,项目由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兴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焊接、涂装、总装三大工艺车间及部分附属设施。在各方推动下,2013年初,项目实现小批量试产,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7万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3亿元。
借助太博会这一平台,新能源产业的“巨头”纷纷落户德州市。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伏产业集群生产和发电基地项目、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设施农业与30兆瓦光伏电站科技示范园项目、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及50万套驱动控制系统项目、山东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亿只锂电池生产项目等相继落户德州市并顺利开工建设。
一个个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一批批龙头企业迅速壮大。皇明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通裕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生产企业;奇威特人工环境公司推出全球首台直驱式太阳能空调。
产业集群壮大,经济增长群峰竞秀
借助太博会的东风,众多骨干企业抢抓机遇强势崛起,德州市新能源产业从单一的太阳能利用,逐步发展成太阳能、风电装备制造、地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生物质能、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集群。
在齐河县经济开发区,山东喜特恩特公司一辆辆电动车“走下”流水线;山东御捷马年产15万台小型电动车项目正加紧调试,准备投产。基于装备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城”的齐河县,20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由零部件制造向新能源汽车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等领域转型。目前,齐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产的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车桥、车架、火花塞等,形成了产业上下游的初步配套。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0.2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总量的1.23%、1.43%。
为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德州市以增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重点,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将太阳能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科技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计划利用5到10年时间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德州市还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大力促进新能源项目和产业集聚,确保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级规模。
营商环境优化,打造投资兴业高地
3届太博会收获的累累硕果源于德州市良好的产业基础,也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长期在德州发展的香港鸿盛集团董事长尹彦青深有体会:“德州政府讲诚信、效率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
德州市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思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创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管理、融资、土地等实际困难。行政审批 “瘦身”进程明显加速,截至目前,德州市市级审批事项由197项减至88项。同时,德州市强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3家企业在 “新三板”挂牌,57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天交所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交通、恒丰、威海、浙商、青岛5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入驻德州。
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一项项务实高效的工作吸引着海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本报记者 韩超 本报通讯员 邵长勇
新闻推荐
庆云:坚持以新境界开拓新常态乐陵:立足高品位促发展大跨越,庆云:坚持以新境界开拓新常态乐陵:立足高品位促发展大跨越
全市现场观摩活动在庆云乐陵进行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