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程芃芃通讯员石晓静报道
本报高青讯记者从高青县碧水源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到,该社这两年从天津、潍坊等外地引进养殖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并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部分改用大棚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4年对虾的产量和单价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养殖户可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
碧水源合作社理事长董付前介绍,去年4月20日从潍坊引进海威南美白对虾进行大棚养殖后,产量剧增,个头也比以往要大,从8月上旬就开始出售首茬南美白对虾,一直出售到10月初。“大家看到在黄河大堤上等待收购的经销商来自于青岛,因为早已经定好了收售合同。”董付前和社员们就是专门为青岛经销商捕捞南美白对虾的。
“如今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虾塘可以不在滩涂里,抛弃了传统的依靠河流、沟渠流养殖。”董付前说,目前他们采用的是一种上岸养殖的方式,在离水域不远处挖掘虾塘,再抽取黄河水,按一定比例用氯化钾配置水盐度,从而打造一个封闭式的养殖区。这种养殖区再利用水泥池、增氧机、大棚等设备,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水环境,使其不受气温、风、雨等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相对降低了养殖的成本。
目前,碧水源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600亩的水面,入社户数20户,平均亩产量1000斤,市场批发价为一斤34元,每亩纯收益2万元左右,2014年南美白对虾价格一直看好,此基地成为当地较有规模的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基地之一。合作社采用社员自愿加入、统一经营的方式,目前在苗种、饲料和药物等原料的采购上保持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出售南美白对虾,成员之间的养殖品种和合作社的产业结构都进行统一精细配置,消除了单打独斗不利水产养殖的窘境。
新闻推荐
□薄克国高铭君报道本报青岛讯10月19日,青岛市科技局透露,青岛新添5家专利代理机构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至此,青岛市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到20家,跃居全省第一。截至9月份,今年全市...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