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序岩) 10月20日,记者来到青啤(滕州)有限公司,刚进生产车间,便闻到一股浓浓的麦香。放眼望去,只见两条现代化生产线横卧在车间内,工人站在生产线上认真地操作,整个车间里响起“叮叮叮”的酒瓶碰撞声。
全球经济下滑及国内经济放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已蔓延到各行业,作为有着巨大品牌价值的“青岛啤酒”也未能幸免。然而,面对新一轮“洗牌”,青啤(滕州)公司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召开基层产销协调会、技术创新等措施,1至9月的产量达到16万千升,完成年度计划的123%,同期增产31331千升,同比增长24%。
面对剧增的市场压力,各项指标不退反增,这在我市众多“大块头”企业中并不鲜见。从市经信局10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看,1至9月,全市122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1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愚公机械、常发工贸、国泰化工、新能凤凰、山东杭氧、青岛啤酒、恒仁工贸等4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对于这组数据,市经信局局长韩业河在当天接受采访时说,我市重点监测的122家“大块头”企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主营业务收入实现逆势上扬,得益于我市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以及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倾力推介滕州企业,有效推动了品牌提升。此外,对大企业集团实行月调度月汇总月分析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促进快速膨胀。
正是基于我市提供的良好环境,腾达不锈钢、愚公机械、盛隆化工、风轮轮胎、新源热电、益康药业等39家重点监测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累计实现利润6.6亿元,拉动重点监测企业利润增长104.6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