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玲玲陈晓婉通讯员郭伯印报道
本报义乌11月19日电今天,山东名品展销中心在浙江义乌副食品市场正式启用,第一期进驻企业百余家,产品种类700余种,是山东省首次在省外组织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走出去”活动。
据了解,展销中心于今年10月初开始试运营,展厅面积720.7平方米,是义乌副食品市场中8个国家馆、26个省级馆、13个地市级馆中单体最大的展馆。
记者从现场看到,展品以农副产品为主,类别包括保健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名优小吃、酒类及饮料、特色旅游工艺品及文化用品、特色小型家电等。青岛啤酒、东阿阿胶、景芝、好当家、青食、鲁花、威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展销中心内均设有展位。
“用农副产品打头炮,一方面是因为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好口碑好,具有推广基础,另一方面也因为农副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纺织服装等产品相比更容易打开市场。”省商务厅流通业处处长王红介绍说。
与一般的农副产品展销活动不同,本次参展的产品定位高端,主打绿色、有机牌。展销中心负责人陈雨声随手抄起一小包山楂条告诉记者:“这个山楂条是整个农贸城最贵的,别人的几块钱一斤,我们的25元一斤,但是依旧卖得非常好,一个月可以卖到七八千斤。”在相隔不远的货架上,一款售价每斤22元的低温冷榨花生油,在花生油市场均价十四五元一斤的情况下,依旧形成了非常稳定的消费群体。
高端定位,也决定了展销中心的准入门槛比较高。进驻品牌基本为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及山东省相应称号。王红介绍,尽管第一批100多家企业中有青岛啤酒、东阿阿胶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品牌,未来更多的还是希望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目前,山东省已有临沂商品批发市场,此番在义乌搭建山东名品展销中心,更多是为了放眼全国。山东微山湖万盛德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杨清华告诉记者:“之前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在山东周边的北方地区销售,南方市场相对薄弱。这次公司来义乌设立展柜,主要是为了打开南方、全国市场。”
义乌是“中国制造”连接全球市场的重要门户。据了解,义乌的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有境外企业代表处近4900家,商品出口到219个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2013年入境外商超过40万人次。一些参展企业除了看重义乌在辐射全国市场方面的优势,更看重义乌对接国外市场的便利条件。景芝酒业省外分公司总经理李亦民告诉记者:“公司这次在展销中心设立展位,不仅是要走出山东深挖全国市场,还要借助义乌平台逐步打开国外市场。”
陈雨声介绍,展销中心采取展示和展销结合、常年展销和展会集中展销结合、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结合的方式开展运营,并不定期组织专题推广、新品发布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山东名品展示展销会”。
新闻推荐
11月20日,国际轨道车辆工业设计联盟在青岛缔约成立。该联盟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会聚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欧洲设计联盟、清华大学以及瑞士、美国等地40余家知名的设计机构、...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