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第九教室是一个阶梯教室,白天上大课,晚上有时候也会放映内部电影。
1983年的一天,谢飞导演独立执导的处女作《我们的田野》在第九教室放映,并安排大学生影迷与主创人员见面,算是公映前的一个小小首映式。
谢飞导演那时候刚届不惑,意气风发,此后不久他又执导了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银熊大奖的影片《本命年》,在2003年的那场非典疫情中,他不幸中枪,此后又不断地听到他的消息,比如2012年言辞激烈地抨击电影审查制度。
周里京是影片的主演,硬朗小生,生就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容,在当时俘获了不少少女的心,简直就是中国的高仓健。
扮演女一号的是来自扬州的美女林芳兵,她在影片中扮演美女凝玉,无法忍受北大荒创业的艰苦,早早离开田野,回到城里。虽说是意志不够坚定的动摇女青年,但她的一颦一笑,柔弱动人,适应了改革初期人们对美女的想像。
华侨子弟肖弟弟,酷爱读书,外表柔弱,内心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此相反,韩七月是干部子弟,热情、偏激,却充满理想主义的献身精神,最终在一次大火中献出了生命。
随着《我们的田野》的音乐响起,一轮红日暖暖地照着大地,无边无际的旷野,美丽的白桦林,严冬的坚冰,热情的篝火,影片营造了一幅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画卷,青春的伤感、落寞以及悲剧却在其中铸就。谢飞导演擅长把个人的伤痛与自然的纯美相结合,使母性的田野具有了疗伤和消解的作用,最后,周里京扮演的陈希南,大学毕业后找又回了生命的支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曾经流过血汗、埋葬着战友的地方——北大荒。
这个高大上的结局是那个时代的投影,不过,作者没有说,娜拉走后怎样?
这场小小的首映式没有见到作曲家的身影,但是那苍凉、旷远、带有摇滚风格的音乐永远留在了记忆里。陈希南跳上火车,车轮转动,混合了摇滚与爵士的管弦乐静静流淌,渐行渐远。梦想与反叛,那正是青春期该有的味道。
1987年我从北京来到青岛。同事姜启云听说我看过 《我们的田野》,深为惊讶,因为当时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多。过了几天,姜师傅给我送来了一盘录音带,打开带盒,一行刚劲的钢笔字映入眼帘:“张祚臣同志雅正”,签名人马丁。原来马丁就是《我们的田野》的作曲,姜师傅与其是同学,听说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专门请马丁寄来了一盘录音带!
如今,姜师傅已经过世,斯人已去,但是他送的这盘录音带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偶尔拿来听一听,那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作者简介: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学习经济学,后从事写作,著有随笔、杂文、散文、历史笔记、小说等。
新闻推荐
日前,2014年NESO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空降青岛,不仅引爆了诸多网游爱好者的激情,更勾起了很玩家的回忆。或许多年过去后你还记得,十几岁时痴迷于借来的任天堂或俄罗斯方块游戏机的情形,形状各异的图形...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