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科金产融合创新:下好转型先手棋,科金产融合创新:下好转型先手棋

来源:德州日报 2014-12-22 13:38   https://www.yybnet.net/

德州市通过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同频共振,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寻找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实力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

12月19日,在平原信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聚乙烯项目正加快建设。“我们在新三板挂牌后,利用私募资金,购买了青岛大学研发的高分子材料专利,新上了这个项目。 ”该公司总经理苏宪新介绍。作为德州市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信达化工已尝到科技金融融合带来的甜头:仅融资成本一年就减少200万元。

一年来,科金产融合创新战略闯出了发展新路径: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注重招商引资到并重招研引学,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同频共振。这也是德州市在适应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转折和提升。

“三根线”拧成一股绳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

产业结构怎样调整才更合理?如何更好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在4月30日召开的全市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会议上,市委、市政府给出了回答:打破科技、金融单打独斗的束缚,走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之路,让金融和科技更有效支撑产业发展。

“这次大会找到了多年来企业长不大、做不长,产业竞争力小、集中度差的症结,把金融和科技结合起来,以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市金融办主任姜刚如是说。

随后,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纷纷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重点培植产业,全力落实科金产融合创新工作。

德州市专门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始规模为1亿元,以参股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扶持科技创新。禹城、乐陵、齐河等6县市通过政府出资设立创业引导基金或担保公司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抓主体强载体科技资本融合焕发活力

企业是科金产融合创新的主体,也是最大受益者。在今年行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华鲁恒升集团前11个月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6.72%、74%。 “推动科技、金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取得好效益的重要原因。”该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刘海军说。华鲁恒升通过上市融资,实现了大氮肥装置国产化;通过增发股票融来20多亿元,一批科研项目开花结果。上市至今,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三次融资27.58亿元,实施了25个项目,资产总额增长30倍。

德州市中小企业多,融资难长期制约企业发展壮大。在陵城区,力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控股伙伴——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拓展低速电动四轮车市场。企业资金难题解决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研发的新产品远销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州市积极搭建大平台,今年5月举办的第四届资本交易大会,吸引了600多家境内外机构,签约招商项目322个,合同金额1050亿元,为科技链、资本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创造了条件。作为发展重要载体的生态科技城,核心区各项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美国威讯半导体、广药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入区项目累计突破1000个。

为引领产学研向高端发展,德州市投资5亿元组建德州应用技术研究院,建设集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孵化于一身的创新综合体。目前,中科院化合物库项目等9个项目已确定入驻。

对接大院大所提升产业驱动力

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每年开发10余种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今年的出口量不降反升30%。

“企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周末工程师。”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乔吉春说。每逢周五,京津地区的高校教授就会搭乘京沪高铁来公司,这既降低了引进人才的成本,又保障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禹城,10余家功能糖相关企业切分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和国外35%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功能糖产业集群。这里凝聚了全国功能糖产业最尖端的人才机构和队伍,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糖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3家,功能糖企业已参与或主持了20余项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

如何打通科技、金融、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2014德州·京津大院大所对接会,成功破解了这一瓶颈。通过对接活动,共签订合作协议58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意向97项,225家企业与116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建立了联系。不仅如此,通过与大院大所的对接,还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技改工作的进展,今年前10个月,全市实施技改项目585个,完成投资446亿元,助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科金产融合创新,为德州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产比例从年初的7.7:57.5:34.8调整为现在的10.1:54.4:35.5,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预计2014年,八大工业产业集群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0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税690亿元,同比增长8.2%。今年前9个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19.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42%,同比增长17.75%,比年初提高1.02个百分点。□本报记者 唐晓颖 张志宁

新闻推荐

一个窗口办 群众少跑腿,一个窗口办 群众少跑腿

禹城市率先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简化企业落户程序——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金产融合创新:下好转型先手棋,科金产融合创新:下好转型先手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