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学军
生活日报7月24日讯7月22日、23日,“聚焦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日照、青岛,两市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采取的举措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日照:
“市民阅读政府买单”
“全国每年用于农家书屋的投资有上百亿,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很突出,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能够充分发挥书屋的作用。”7月22日,日照市文广新局调研员牟敦波告诉记者,他们的办法,一是把图书馆和书屋的采购权交给读者,读者想看什么书,就购进什么书。二是实行总分馆机制,使图书可以在全市图书馆和书屋间流动,提高借阅率。另外,还设置海上移动书屋,定点为渔民服务。
他说,尤其是刚刚启动的“市民阅读,政府买单”活动,很受百姓欢迎。该活动由市民自己挑选喜爱的书籍,可以不花钱就能带回家看,读者有了选择权。将过去政府对图书的集中采购权交给市民,市民在新华书店借阅协议范围内的图书时,只要凭图书馆的图书借书证,就可以直接办理手续,最后费用由图书馆每月与新华书店进行统一结算。
作为省文化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日照的很多做法可圈可点。如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林泉社区开设的“四点半学校”,这是一处集健身娱乐、学习辅导和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为社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文化艺术和体育项目的好去处。
青岛:
自助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
位于青岛市延吉路一侧的“青岛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去年4月到现在,我们这个24小时图书馆,已经接纳读者19万人次。”青岛市图书馆馆长于婧介绍说,该馆有200平方米的空间,共有3万余册图书和80余种期刊,涉及政治、文学、历史、健康养生、美食、生活等24大门类,还有专供孩子阅读的绘本。其中,大部分图书都是新购入的。她说,只要事前在图书馆办理了借阅手续,只需凭借身份证,读者即可在24小时内前来自助借书。届时,读者将身份证放置在借还机上指示的位置,点击屏幕上的借书键,在感应区扫描书封,并选择借书册数,确认借阅后,即可借到自己喜欢的书。整个借阅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读者可在此段时间阅读。
据了解,有关全天候自助图书馆的模式早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广,但多以路边借阅亭或小型借阅机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像青岛这样开辟200平方米的馆舍模式。为了书籍的流转安全和快捷,他们在每本书上都安装有芯片,现在市内近200家大小图书馆已经开始实行通借通还,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香水海“苏格兰城”小区别具特色。□记者于洋生活日报8月7日讯“你好,现在还有名额吗?我和父母一起去看看房子,上次就因为时间安排没去成,这次必须得...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